繁体
作者 : 刘澍
流行歌曲之所以流行,一是歌词朴实,旋律优美;二是朗朗上口,易于传唱; 最重要的第三点恐怕是歌曲唱出了许多听众的心声,引起了人们的情感共鸣。作为人们生活当中喜闻乐见的电影,也正是如此。而那些在广大观众脑海里根深蒂固的经典老电影,更是如此。 为隆重纪念世界电影诞辰110周年、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顺应海内外忠实影迷、广大观众和文化市场的迫切需求,本书以《中国电影幕后故事》为题,作为中国影坛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片当中首批介绍的文章,作者选取其中一部分在民间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优秀影片,以各自不同的视角进行了一系列的史海沟沉,通过专题记实文学的体裁,融故事性、文学性和史料性于一体,向广大影迷朋友讲述那些影片背后不为人知的往事。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罗银胜
杨绛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文学翻译家,她的名字已如星光闪耀。她富有“老派”中国知识分子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在历经风风雨雨后,她仍然温柔敦厚、哀而不伤,夏衍先生有言:“你们捧钱钟书,我捧杨绛”,这不啻是对杨绛先生的莫大肯定。《百年风华·杨绛传》是第一部有关杨绛的人物传记,有不少内容直接引用了杨绛先生著作中的记载,以大量真实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为背景,加上作者本人的诸多资料收集,让我们了解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传奇人生。这本传记,是回应夏衍先生赞誉的抛砖引玉之作。
最近更新 2020-02-21
作者 : 关河五十州
民国初年,作为继清朝灭亡后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北洋政府的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时代,这一时期有着新旧秩序变更的动荡和混乱,但也是中国思想解放、踏入国际社会的开端,更是中华民族资本积累的黄金时期。而有“北洋之虎”之誉的段祺瑞,也是这一时期主导中国政坛的弄潮人物。他曾助袁世凯练北洋新军,而后以此纵横政坛十五载,一手主导了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的内政外交。在革命者眼中,他是反动的军阀,但他于国家却有“三造共和”的功劳;虽出身行伍,却极为尊师重道;他于各派军阀间纵横捭阖、争权夺利,却又为政清正廉洁,颇具人格魅力,号称“六不总理”;他极重民族气节,即使在下野落寞之中,仍拒绝日本人以权势拉拢收买。本书生动地记述了段祺瑞传奇跌宕军政生涯,如实还原了民国初年动荡而吊诡的历史风云,对于民国初年各派政治势力的角逐合纵也给予了颇为精彩的评说。对于段祺瑞,这位在旧道德熏陶下的军政界的精英人物,在新的秩序调整与时代大变局下,他的人性展现、他的作为与取舍、眼界与局限,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钟连城
戴笠,小名春风,字雨农。浙江江山人。早年曾在浙军周凤岐部当兵。对于40年代中国的大多数人来说,戴笠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给人的印象是聪明而有想象力,残酷而不择手段……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度阴山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论成就,刘伯温远在诸葛亮之上;论军事才能,刘伯温远超萧何,助力朱元璋仅八年便拿下大元天下;论治国才能,刘伯温更强于张良,一举定下大明帝国后世两百年的盛世格局。一部《烧饼歌》传世,更增添了其传奇色彩。据《明史》记载,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刘伯温塞给朱元璋一份《时务十八策》,这十八策吓得朱元璋出了一身的冷汗。从此以后,朱元璋的征伐、治国、纳贤、驭臣之道再也没有超出过此书的范围。一遇到大小战事,朱元璋便召刘伯温进入小密室悄悄商议。大战鄱阳湖、兵围苏州城,刘伯温统领全局,指引朱元璋以绝对的弱势一次次大获全胜。每一场战役都像一盘棋局,按照刘伯温的指令一步一步地进行着。在刘伯温的指引下,一介布衣的朱元璋得以登基称帝,并在皇帝位置上游刃有余。大明立国后,朱元璋全面采纳刘伯温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治国方略,开创了大明盛世的百年基业。翻开本书,看千古第一谋臣刘伯温如何谋己、谋人、谋兵、谋天下,更谋百年!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章诒和
中国头号大右派章伯钧次女章诒和回首往事,并以此书献给已在天国的父母。书中描述史良、储安平、张伯驹、聂绀弩、康同璧、罗隆基等的起落沉浮,由诸多片断入手,组成一个个悲壮的场景,仿佛是一幅壁画,浓彩重墨间呈现出历史的真、人生的幻……此书亦是一群经历旧社会、新中国的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约翰·洛克菲勒
在某种程度上,我所交往的是这个国家里最优秀的人,特别是在商界——这些人建立起美国的商业王国,他们生产的产品远销全球。我所要记录的事件对我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们在我记忆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如何把握公开个人隐私的尺度,或者说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攻击,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
最近更新 2021-07-08
作者 : 李娜
李娜,武汉人,亚洲首位大满贯冠军、第一个走出体制并取得成功、备受关注的网球运动员,中国CCTV2011年度最佳女运动员。从武汉到北京、从北京到悉尼、巴黎、伦敦、纽约……大满贯冠军一路走来不易。荣耀的背后是超乎常人的努力和付出。本书讲述李娜30年的人生故事。与众不同的成才之路、跌宕起伏的赛场传奇、不离不弃的爱情誓言、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当然,还有李娜站在巅峰之上的人生感悟。你看到过赛场上奋力争抢的李娜你看到过采访时谈笑自如的李娜你看到过广告里笑颜如花的李娜……但是,你还是觉得没有真正的了解她。本书,将为你还原一个最真实最血肉鲜活的李娜。李娜的经纪公司国际管理集团(IMG)负责李娜的经纪人麦克斯•埃森巴德(Max Eisenbud),说:“李娜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网球运动员,激励着数百万中国人。她的书将会告诉大家她是如何做到的。”而姜山则说:“希望广大读者通过这本书可以更加接近李娜,读懂一个真实的李娜,穿过赛场和媒体去了解李娜的世界各地巡回赛生活,以及她更为朴实和勤奋的那一面。”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苏静 江江
这本书里有的是关于村上春树作品的自发或自觉的感悟和评说,有的是大家都关心的一些关于村上春树的问题,当然《嗨!村上春树》也有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加之在村上春树的作品里曾屡屡强调“匿名性”之重要性。不过,《嗨!村上春树》这本书竭尽所能去解决了村上春树的读者关心的大部分部门。这样一本书是献给每一个村上春树的热爱者的。村上春树的文字已经写进了我们的很多人的生命里,真的要感谢村上先生的文字伴我度过了那么多人美好的日日夜夜。我知道,有村上先生文字陪伴的那些时光终有一天会一去不返。无论如何,我要轻轻地唤一声:嗨!村上春树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朱艳丽
林语堂是个奇怪的人。朋友常常问他:林语堂,你是谁?他回答说:我也不知道他是谁,只有上帝知道。又有一次他说:我只是一团矛盾而已,但是我以自我矛盾为乐。他相信善良、怜悯、快乐,他穿露脚趾的鞋子上学,靠妻子的嫁妆留洋,他至死怀念心爱的女子,却和妻子活出了半个世纪的金玉良缘;幼时他穷得吃不起一碗素面,后来成了上海滩数一数二的富翁作家,住上了花园别墅,却为了发明一台没有投产的打字机,把十几万的家产打了水漂;他因为幽默名动中国,又因为幽默而日夜被骂,却号称要钻牛角尖坚持到底;长女如斯自缢而亡,他歇斯底里流泪说要笑着面对。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烟鬼,带孩子看脱衣舞的清教徒,一个好儿子、好父亲、好丈夫、反教育的语言学博士,体育运动爱好者,无所顾忌的文人,崇拜金钱,不爱面子,喜欢流泪,安静而好客,待人真诚,骂人不遗余力,他是一个杂文家、小说家、散文家,写真话,会教书,他坦率、诚恳、乐观、风趣;怀着一颗未泯的童心、保持一分我行我素的矜式,是现实主义的理想家,也是满腔热情的达观者。纵令这尘世是一个黑暗的地牢,但我们总得尽力使生活美满。林语堂如是说。在这一点上,林语堂和鲁迅泾渭分明。他因为鲁迅的骂名而闻名,却和鲁迅保持了十余年的友情。他们对骂得越凶,私底下的感情越好,不再互骂的时候,友情也消失了。鲁迅要以匕首和投枪唤醒沉睡的民众,他却祥林嫂似的不厌其烦地唠叨一朵花开的美丽,陶渊明生活的精致和俭约,苏东坡失意时的旷达。鲁迅说一个也不宽恕,他说眼见天下无一不是好人,之于鲁迅,那是时代的选择;之于林语堂,那是生活的选择。林语堂是快乐的智者,是日常里弄的哲学家,他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外,发酵出快乐的因子,并用笔流传下来。他是不可重复的,也因而不能被忘记。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熊亮华
这是一部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组研究人员撰写的关于中共重要领导人陈云财经生涯的通俗性史传作品。陈云1905年6月13日出生在江苏青浦县(现为上海青浦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44年主持陕甘宁边区财经工作开始,他的革命生涯就与财经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上任伊始,就给自己,也给所有财经干部立下了规矩:“我们是‘掌柜’态度呢,还是出纳态度?每一个同志,局长、科长、科员,都要有‘掌柜’态度,当家的态度,应该把责任心提高到这个程度。”当然,陈云的“掌柜”态度,不是要像生意人那样为个人利益斤斤计较,而是为国计民生精打细算。在陕甘宁边区战时财政的条件下,陈云就要求财经干部对自己人也要“仔细打打算盘”、“先小人后君子”,“在同志面前点钱不是丢脸的事情”。主持全国财经工作以后,陈云更是殚精竭虑、锱铢必较,甚至一度主张财政部门要像铁公鸡“一毛不拨”。他告诫财经干部:“钱是老百姓的,我们不能拿老百姓的钱开玩笑。”陈云所设想的,就是要把新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成为“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他说,花几十年的时间把革命搞成功了,“现在我们面临着如何把革命成果巩固和发展下去的问题,关键就在于要安排好六亿多人民的生活,真正为人民谋福利”。而这位一辈子为国计民生筹谋、掌管着动辄数以亿计资金出入的当家人,自己的生活却是简朴的,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清贫的。五六十年代,在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中,有三位家庭比较困难是有名的,即刘少奇、朱德、陈云,原因都是家庭成员多,需要接济的亲戚多。1995年4月陈云去世以后,身边工作人员计算了他留下的财产,只有不到2万元的稿费,和去世后可领到13360元的抚恤金。陈云,这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没有给自己留下什么积余,而把有形的、无形的巨大财富,留在了中华大地上,留在人们心中。作者简介:熊亮华,1967年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部副研究员,参加撰写《共和国经济风云中的陈云》、《陈云年谱》、《陈云传》、《彭真年谱》等,参与翻译Chen Yun and the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中译名《陈云》,作者(美)David M.Bachman)。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唐浩明
长篇历史小说《杨度》原名“旷代逸才”,先后获得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国家优秀长篇小说奖。杨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才华卓绝,抱负不凡,由国学名师王岂运授与帝王之学,又东渡日本研究君主立宪政体,立志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这部小说以杨度为引线,串起袁世凯、袁克定、曹锟、汪精卫、孙中山、黄兴、蔡锷等诸多人物,把整个波澜起伏的世纪初中国人救国之路,描绘得淋漓尽致。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约翰·托兰
《希特勒传·从乞丐到元首》是普利策奖得主、“二战”参与者约翰·托兰的经典人物传记作品,客观、全面、深刻、生动地记述了“二战”发起人希特勒的一生。本书更正了上一版本中出现的数百处事实错误,在语言文字和史实事实方面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升级。这本《希特勒传》内容详实,作者约翰·托兰先后采访了数百名和希特勒有关系的当事人,搜集了众多资料,是对希特勒的一个全面立体的还原,尽可能客观地展现出了希特勒的真实面。这大约是一本详尽到连希特勒本人都可能惊讶的传记作品!
最近更新 2022-10-10
作者 : 张宏杰
乾隆盛世是传统中国的巅峰,GDP占全球三分之一,国库充盈,四海臣服,威加海内,但光鲜的外表却掩盖不了内在的腐烂。中国历史上最缜密、最完善、最牢固的专制统治,培养出来的民众只能做“奴隶”,自私、麻木、冷漠、对公共事务毫不关心;屈服于皇权淫威的官员们用贪腐侵蚀着帝国的肌体;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文字狱打断了士人的脊骨,从此中国的知识分子再也没能站起来;1793年,马戛尔尼来华,在世界大势面前整个帝国茫然无知,错失了最后一次主动融入世界的机会,种下了鸦片战争的种子。本书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盛世”图景,通过对乾隆时代的解构深刻揭示了近代中国失落的秘密。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