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返回

搜索 繁体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作者 : 谢国琴

莫怪活佛仓央嘉措风流​‌­浪​‎荡‎他想要的和凡人没什么两样仓央嘉措在西藏的历史上,是一朵惊艳绽放的莲花,是一段永恒不朽的传奇。仓央嘉措,西藏六世达赖喇嘛,他既是宗教界的圣者,也是当时的王者,更是一位心中充满浪漫情怀的诗人。《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是一部极富文艺色彩的仓央嘉措传记,是现代人对仓央嘉措人生和诗作的新式理解。该书娓娓讲述了仓央嘉措传奇的一生,通过对仓央嘉措的相关史料和其诗作的分析,深入探索仓央嘉措的内心世界,注重其作为一个人的个体的情感,重塑一个有血有肉的仓央嘉措形象。该书语言流丽,分析独到,史、诗、事融于一体,力求求真、求实,是一部通俗优美的人物文艺传记。本书通过对史料和诗作的分析,以现代人的角度为我们推导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仓央嘉措。仓央嘉措不仅仅是一个宗教人物或者诗人,他是我们内心的再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仓央嘉措,在寻找仓央嘉措的过程中,我们最大的收获不是认清了仓央嘉措,而是认清了世界,也认清了自我。

最近更新 2019-11-21

毛泽东传

作者 : 罗斯·特里尔

这本《毛泽东传》是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中的最被推崇、最畅销的作品之一。  该书不仅体现出作者对于历史事件高度的敏感性,而且也渗透着政治学视角的理论穿透力,对于人物的情景分析更使历史出神入化,引导读者体味故事背后的时代困惑和制度机制,把毛泽东丰富的情感与的挑战性的理论创造联为一体,从而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壮观图景。

最近更新 2019-11-21

妹妹宋慧乔

作者 : 苏好 王颖

宋慧乔是韩国造星流水线上最成功的商品之一。她的成功秘诀给了内地明星以及经纪公司很好的启示。产业的机制加有创意的头脑,便能化腐朽为神奇,将平凡女子包装打造成女神。跻身娱乐圈的明星,个个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挣知名度博眼球啊,想要片酬翻几番啊,可是很少有人会像宋慧乔这样,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面对娱乐圈的​诱‌​​惑­,她是最懂得取舍的明星。乖乖女、清纯可爱的妹妹形象之后,宋慧乔其实是最有事业心最有野心的女星。

最近更新 2019-11-21

记丁玲

作者 : 沈从文

《记丁玲》是沈从文先生为丁玲女士所写的一部传记,一九三四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为“良友文学丛书”第十种。《记丁玲》从丁玲女士的故乡和她的父母开始写起,作者把一个冲突了旧家庭的束缚,去追求自由,平等,解放的女青年丁玲,写得跃然纸上。作者以真挚的情感,平实简洁的语言,讲述了胡也频和丁玲的生活,及丁玲女士早期步入文坛,开始创作的经历,其间流露出三个友人之间相知相爱的深厚友谊。1934年,由于国民党的图书审查制度,全书只选入了《记丁玲女士》的前半部分,并对多处内容进行了删改。尽管晚年后的丁玲曾评价此书为“一部编得很拙劣的‘小说’”,但是,从全文内容来看,全书应是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丁玲女士的生活与创作经历。

最近更新 2019-11-21

徐志摩的前世今生

作者 : 若凡

他只活了三十五岁,却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诗人。他有爱情至上与爱情神圣的信念,时刻准备为这信念而牺牲。他被视为一团鲜红跳蹦的火焰,照亮自己的,也照亮他人的,灰色的生命。他有敢以人格的头颅去撞地狱之门的强烈反抗精神,更有舍我其谁的罕见的勇气与热情。他曾写出千古不朽的《再别康桥》,在中国诗坛上占着无法取代的独特地位。他被朱自清视为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他有说不尽的飞扬他对林徽因投入全部的身心,却只被视为一只恋花的蝴蝶。他又对陆小曼投入全部的身心,又被视为志摩害了小曼,小曼害了志摩。他老去找那如意的地方,却总是落在不如意的现实里;他老去找那爱情如诗如梦的国度,却总是遇上恶劣的气候。他对于理想,对于国事家事,对于人生社会,曾经豪情万丈,却总跳不出镜花水月的铁则。他只是一个无助地呐喊着奔跑着的天真的大男孩……——他有说不尽的落寞

最近更新 2019-11-21

林徽因传:一代才女的心路历程

作者 : 林杉

林徽因可谓中国现代一个世纪的才女代表,她的容貌、气质和学识倾倒了当时乃至今天的的不少知识分子。 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中,林徽因是极有天分、极具个性、极为独特的一位,她在建筑学上的卓越成就也一直为研究着所关注的话题。这是诗人、建筑学家、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一部文学传记。这部传记以诗的语言、散文笔法,描绘了林徽因早年游学英伦,与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一段恋情,成为文坛千古佳话。她是徐志摩终生热恋着的女人,也正是她的爱造就了作为诗人的徐志摩。然而,她最终成了维新派首领梁启超大公子梁思成的夫人。青年时代,林徽因足迹踏遍欧美,成为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学家。她是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她一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散文、小说和戏剧作品,是现代文学史上独领风骚的巾帼才俊。

最近更新 2019-11-21

香港十大企业家财富传奇

作者 : 穆志滨 柴娜

本书的写作目的,就在于从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华人首富一李嘉诚、“红色资本家”霍英东、“亚洲股神”李兆基,“香港赌王”何鸿橐,曾宪梓、郑裕彤、“娱乐教父”邵逸夫……以及他们创造商业帝国的历程中,解密他们商业基因,揭示他们的经商之道、做人之道,为与香港有密切商业联系的经营者提供香港商人的商业逻辑,也为把他们视为目标创业者、有志于从商者、准备做大做强者提供实例的参考,以资借鉴。

最近更新 2019-11-21

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

作者 : 朴槿惠

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唯一亲笔自传。★特别收录:朴槿惠当选总统后写给中国读者的亲笔信★绝望与希望交织的传奇人生,榜样力量书中以亲历者无可替代的视角和感受,重现了作者数十年间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朴槿惠二十二岁时,她的母亲遭到枪杀,她不得不中断学业、放弃自己的学者梦,担当起第一夫人的角色。五年后,父亲又遭枪杀。她与弟弟妹妹黯然离开总统府,之后直面背叛与毁谤,决心退隐。十余年后,面对经济危机中痛苦挣扎的国家和国民,朴槿惠尽释前嫌,重返政坛,以顽强的毅力、以百般的诚意、以毫不妥协的原则在政治舞台上一步一个脚印,赢得了国民和党内成员的信任和拥戴。2006年,朴槿惠遇袭,与死神擦肩而过。此后看淡得失,并将余下的生命视为上天的恩赐,附加更重的使命感。或许正因为如此,几年之后的今天,朴槿惠才得以当选韩国首位女性国家元首。在重返政坛后的竞选之路上,朴槿惠也以顽强的毅力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平实的笔触背后,是最细腻深刻的情感和最激励人心的灵魂,是能带给人信心和勇气的榜样力量。★她的人生就是一部韩国现代史如蔡英文所说:“这本书带我看见更多的韩国,以及韩国政局的演变。” 由于特定的出身和经历,朴槿惠的人生与韩国的国家命运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起,无意间体现了儒家所推崇的“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从韩国第一千金到平民孤儿,她的人生就是一部最为真实的韩国现代史。代理第一夫人期间,朴槿惠成为总统父亲的得力助手,协助父亲完善国民医疗条件、排除万难推行社会保险制度等,并多次出席外交场合,展示了韩国一段特定时期的政治与外交风貌。1997年韩国遭遇经济危机,朴槿惠结束退隐重返政坛,此后在政治舞台上以诚意和真心竞选,以原则和信念立身,带领大国家党破除陈年积弊、夺取国会议席。这是对已实现政治民主化的韩国的政党政治最为生动的呈现。★朴槿惠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亲近作者在书中写到与中国和中国领导人的多次交往,如访问重庆、成都等地,在烟台港参观铁路渡轮,应邀在北京大学、中央党校发表演讲,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谈等。处处可见作者对中国的亲近、好感,甚至钦佩。对于中国文化,作者更是尤为喜爱,并从中受益良多。在父亲遇刺后的退隐时期,作者通过读书获得安慰和平静,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这些书中,许多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包括《论语》《贞观政要》《明心宝鉴》《近思录》等。这些书被放在床头,成为相看两不厌的枕边书。阅读过程中,作者还会做笔记:“要是先人们的教诲当中有喜欢的字句,我就会抄写在笔记本上,每当心情烦闷的时候就会翻开来看。”★颠覆对大众对朴槿惠婚恋观的误解,婚姻生活和家庭温情也是她的向往朴槿惠并非从少年时代起便立志从政,要成为“嫁给韩国的女人”。按书中记载,朴槿惠的母亲曾经教导她说,“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找到一个好的伴侣相依为命过日子”。朴槿惠也有过这样的相夫教子的梦想,最后之所以放弃,实在是迫不得已。为了减轻既要工作又要育儿的党内女职员的负担,朴槿惠敦促设立了党内幼儿园。朴槿惠在家庭温情方面的缺失,在幼儿园“小天使”们的身上得到了部分补偿,她把那些幼儿视为家人。★与死神擦肩而过后的感恩、诚挚之作作者说:“写下这本书,感觉就像重新活过一次。”2006年5月20日,在一次公开演讲的场合,朴槿惠遭到刀片袭击脸部,几乎丧命。就这样,朴槿惠与死神擦肩而过。“捡回一命”之后,她生出念头想整理生平,让过去的回忆透过文字留存下来。经过一年左右的回顾与记录,累积成这部令人动容又给人力量的回忆录,也是朴槿惠迄今为止唯一的亲笔回忆录。★浮沉之后,对权力的透彻领悟在父亲遇刺后,朴槿惠与弟弟妹妹黯然离开总统府青瓦台。书中详细描述了此后一段时间他们所直面的人情冷暖。面对种种不堪现实与外界批判,以及外界对父亲的毁谤与流言,朴槿惠体会到人性中背叛、善变的一面,对权力有了深入的认识。★独家大量图片,完整呈现作者生平朴槿惠以最平实的笔触,娓娓道出她的过往人生,处处可见她对父母的追慕与怀念之情、对韩国人民怀抱的使命感,以及历经大起大落后的省思与坚韧。《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全书自朴槿惠的少女时代始,描述了总统府青瓦台中的“第一家庭”如何过着寻常的生活。母亲遇刺后,朴槿惠担当起“第一夫人”的角色,其间得以了解政治的基本议题和国家的基本状况。父亲也遭暗杀后,她与弟妹黯然离开青瓦台。面对种种不堪现实与外界批判,她对人性和权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决心远离政治。1997年韩国陷入经济萧条,朴槿惠眼见民生多艰、国家危殆,毅然重返政坛。书中详细描写了在加入大国家党之后,朴槿惠如何以原则和信念立身,带领大国家党踏上破除陈年积弊、夺取国会议席的征程。

最近更新 2019-11-21

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

作者 : 史玉柱

史玉柱迄今为止唯一公开著作。亲口讲述24年创业历程与营销心得。中国商业思想史里程碑之作!24年跌宕起伏,功成身退,史玉柱向您娓娓道来,历经时间沉淀的商业智慧和人生感悟。在书中,史玉柱毫无保留地回顾了创业以来的经历和各阶段的思考。全书没有深奥的理论,铅华洗尽、朴实无华,往往在轻描淡写之间,一语道破营销的本质。关于产品开发、营销传播、广告投放、团队管理、创业投资等,史玉柱都做了独特而富有洞见的思考,在启迪读者的同时,也为中国商界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商业思想记录。随便翻翻就有收获,反复体会更觉深刻。

最近更新 2019-11-21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 : 阿加莎·克里斯蒂

阿加莎·克里斯蒂这个名字对我国广大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她的名字伴随着她的作品传遍了世界各地。她一生共创作了八十多部长篇小说,一百多个短篇,十七部剧作。她的作品被译成一百零三种文字。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九六一年的报告,阿加莎·克里斯蒂是当时世界上作品最畅销的作家。她的著作在一百零二个国家出售。据有人在一九七六年她去世后不久统计,她的作品在世界上销售达四亿册。美国著名杂志《纽约人》指出,克里斯蒂的作品其销售量在书籍发行史上仅次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和《圣经》。她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阳光下的罪恶》等优秀作品被改编成电影,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各地广为上映,颇受欢迎。她的由小说改编的《捕鼠器》一剧连续上演多年,经久不衰。克里斯蒂这个名字,在英美等国连续数年被列为畅销书作者榜首。一九七一年,因她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英国女皇授予她大英帝国阿加莎夫人的称号。她的作品有不少被译介到我国,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和欢迎。阿加莎·克里斯蒂生长在英国,曾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和美好的童年。她的父亲是一位开朗而随和的绅士。母亲聪敏、睿智,对于子女的教育具有独到的见解。当小阿加莎到了入学的年龄时,她没有把女儿送入学校,而是让她在家里接受早期的启蒙教育。这个老实听话,能完全依靠童心中丰富的想象自娱的小姑娘,在母亲的鼓励下,像姐姐那样开始写作诗歌和短篇小说,排演一些短剧。她之所以最终走上了写作的道路,是与家庭的文学熏陶分不开的,而选择侦探小说的创作更离不开她姐姐的启迪。姐姐麦琪在克里斯蒂幼年时代就给她讲述了福尔摩斯侦探故事。她的母亲也经常给她朗读文学名著。家里丰富的藏书将她引人文学这座富丽迷人的宫殿,使她常常留连忘返。姐姐曾对小克里斯蒂抱怨说:侦探小说大多拙劣不堪,读了开头部分就能让人猜出故事的结尾、找出罪犯。这一抱怨竟被小克里斯蒂看作是一种挑战,深置于心底。她立志将来一定写出情节曲折,故事动人、扣人心弦的侦探故事。自一八四一年爱伦·坡首创第一篇侦探小说《矛格街凶杀案》之后,经科林斯的《月亮宝石》到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直至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创作时期,西方传统的侦探小说的发展达到了鼎盛的黄金时代。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章法一般比较严谨,擅长于用多层次叙述手法设置悬念,穿插故事,复杂多变,并以叙述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分析犯罪心理,格调较高。施咸荣同志曾评价说:克里斯蒂的作品有世界影响,也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除侦探小说之外,克里斯蒂还写了一些以爱情为题材的浪漫小说,署名为玛丽·韦斯特马考特。《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一书动笔于一九五零年,直到十五年后,作家七十五岁时才完成。在这部自传中,阿加莎·克里斯蒂以轻松、愉快和夹携幽默的笔触,生动而真实地描述了自己的一生。尽管书中回避了作者生活中的某个较重要的片断——如一九六二年十二月间的突然出走,失踪了十天,但总的来说,此书是克里斯蒂那快乐而又艰难的一生的真实写照。它不仅叙述了作者本人的丰富经历,而且还透过一个普通人的双眼向我们展示了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期这动荡不安的大半个世纪的历史侧面。克里斯蒂云游四方,这不仅丰富了她个人的阅历,也充实了她的创作素材,使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不局限于一时一地,多发生在旅途中。在她的自传中,克里斯蒂生动的描绘出世界各地的异域风光和民俗人情。书中有她生活中经历的坎坷,也有她从事创作的甘苦,更有她为自己的理想而追求中的磨难。内容丰富,叙述生动,读起来兴味盎然。为了使我国广大读者更进一步地了解作家克里斯蒂本人,满足那些喜爱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读者们的好奇心,给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们提供更多更详实的材料,我们翻译了这部自传。如果它能使广大读者有所获益,我们将感到由衷地高兴和慰藉。由于此书写作旷日持久,加之篇幅较长,许多地方难免流于细碎繁琐。译者本着紧扣作家一生阅历及其创作生涯的主线的原则,对书中我们认为重复冗赘或无关紧要之处,做了必要的删节。译者限于水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乞望读者不吝指教。

最近更新 2019-11-21

李真秘密档案·李真与六个女人

作者 : 秀灵

本书共三十六章,秀灵分别写了“河北第一秘”的出生、家庭、暗恋、初恋、升学、大学情事、下放艳遇、京城美女相救、初为秘书、第一秘书的超强能量、权、钱、色俱全、走上人生顶峰、直到被捕、注射死刑等内容,通过揭示李真的情感历程及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剖示了贪官的成长变化过程,并以与女人的情感主线贯穿全文,体现了腐败必然走向灭亡、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必然规律。本书以独家内幕材料,以细致的笔触叙述了李真怎样从一个出身贵族家庭的好孩子、好学生,经历了情场、科场、官场的风云颠簸,到贪欲膨胀、折戟沉沙,最后走向失败的。本书独家素材,独特视角,可惜可叹,人生爱情悲歌。作者简介:秀灵(笔名),本名尤秀斌,生于1964年,原籍北京。毕业于北京某大学新闻播音与主持学院,1980年师范毕业分配到桑干河畔下乡,任教师、团委书记。1985年考入师范大学进修,毕业后进入财税局任国家公务员,1995年经贸大学毕业,考入都市报当记者、部主任等。1999年赴北京广播学院深造,毕业后到军报、《京津时报》筹备处工作,任首席代表,北京广播学院兼职教师。现任北京某新闻媒体筹备处首席代表、中国西柏坡精神研究会筹委会副会长等。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著有:《河北第一秘——李真盛衰记》、《狙击手》、《中国秘书政治的圣经》、《失控的权力场》、《阴阳省长——一半落凡尘、一半信巫神》、《托起明天的太阳》等书,其作品曾在大陆及港澳地区出版并畅销发行。作者是李真的同学,又是同乡,他俩在桑干河畔、张家口、石家庄、北京等地一起学习工作过,对李真的经历、为人处世深为了解,他先后用了三年时间完成了这部作品,现奉献给读者,愿通过该书让您了解一个真正的河北第一秘书李真的大案内幕和情爱故事。

最近更新 2019-11-21

从乞丐到元首

作者 : 约翰·托兰

也许,阿道夫·希特勒是20世纪撼动历史的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在我们这个时代,毫无疑问,谁也没像他那样毁灭了如此众多的生灵和招来如此巨大的仇恨。他曾博得了广泛的尊敬,也曾是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的希望和理想。在他死后的30多年间,无论是敌人还是朋友,对他的看法都没有多大的改变。今天,我们对与他同时代的其他领袖人物——罗斯福、丘吉尔、墨索里尼、斯大林——的看法已经不同了,比较客观了,但希特勒的形象却仍与从前一样。在希特勒的某些追随者看来,他是一个英雄,一个失败的救世主;在其他人眼中,他仍然是个疯子,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是个蠢才,是个不可救药的杀人犯。他的某些成就,纯系通过罪恶的手段取得的。

最近更新 2019-11-21

在历史的拐点上·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智慧和胆识

作者 : 赵丰

值此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之际,本书选择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以最新的认识视角记述历史的真实,追思这位世纪老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功伟绩,景仰一代领袖的雄才大略,再次领悟一代伟人的智谋和胆识。邓小平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是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同我们祖国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贡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给了中国人民,赢得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也赢得了各国人民的普遍尊敬。

最近更新 2019-11-21

萨特传

作者 : 西蒙娜·德·波伏娃

1970-1980,萨特生命的最后十年,波伏娃大部分时间,都陪伴在他身边。萨特去世后,波伏娃根据自己的日记与搜集的其它资料,写成回忆录,这是本书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根据谈话录音整理。1974年春夏季,在罗马,萨特的眼睛近乎完全失明,失去写作能力。在波伏娃的建议下,萨特与她断续展开对谈,内容分成若干主题,围绕萨特一生的各个方面进行。萨特晚年有意写一本自传性质的书,波伏娃的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他的赞同,他指着自己的眼睛说:“正好弥补这个!”无论对于学术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这本书的价值与意义都非同一般。它是波伏娃与萨特共同的创作,为研究他们的哲学思想和个人生平,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最近更新 2019-11-21

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

作者 : 王蕙玲

公视文学大戏《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剧本书继《人间四月天》之后,编剧王蕙玲最新力作王蕙玲以创作者的以她一贯深情的笔,走访张爱玲的情爱与创作旅途,除了飞往美国开始搜集张爱玲的资料,包括到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查阅张爱玲美国作家情人瑞荷的日记手稿,从模糊的亲笔笔墨中“比对”出张爱玲旅美的可能样貌,还采访张爱玲生前多位亲友。对于这本《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剧本书,王蕙玲认为:“传记贵在真实,是人生的行脚,生命的余音,‘文有所本’是传记写作最基本的要求。创作不能大于事实,资料不能凌驾人。然而任何表达都涉及思惟,戏剧本身又是另一种独特的思惟模式。它以写实演真的方式,要求把所有的过去,以第一时间发生的状态,模拟一遍,它要求实时临场的经验,它不容许……亦……或……它只能‘是’。”导演丁亚民说:“不同于坊间许多张爱玲传记,王蕙玲不企图从张爱玲的生平去解析张爱玲的作品,也不企图来诠释或界定张爱玲。她只是,以同是创作者的经验,去理解及感动另一个创作者的生命。从凡人里看出不凡之处,便是《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奇》的企图。”一九九五年在美国过世的张爱玲,多年来以她灵犀的心眼“张看”这个世界,却不能躲开无数读者渴望要“看张”。王蕙玲说:“我与导演与演员共同努力的是钻进张爱玲的生命,以她的眼睛看人世,以她的滋味为滋味,以她的哭为哭,笑为笑。”最后王蕙玲还说:“我的老板徐立功,经常在我北美夜深人静的时候打电话给我,用他一惯嘎哑的嗓音不疾不徐的揶揄一句:张爱玲睡了吗?我在敲破了脑袋脚底板还不作响的时候(注:张赞美胡兰成聪明说他敲敲脑袋脚底板都会响),也常想打通电话去问一句:张爱玲睡了吗?”

最近更新 2019-11-21

巴黎隐士

作者 : 卡尔维诺

卡爾維諾的頭腦是近代文學最大的傳奇。 19 篇或長或短的文章,有日記、回憶短文、訪談、短評等。儘管體例不一,卻充斥著卡爾維諾生命歷程的精華內容,化作生命痕跡的海洋,讓我們與之共泳。导读:他的头脑已成了传奇 南方朔前言异乡人在都灵作家与城市1956年访答录伊塔罗·卡尔维诺回答《咖啡馆》杂志访问专访画像美国日记1959-1960分成两半的共产党员青年政治家回忆录法西斯治下的童年艰苦岁月中的一代 一封信两个版本旁观代传巴黎隐士我的1945年4月25日方言1978我也曾是史达林主义者?1956年的夏天领袖像成功背后我愿是默库肖我的家乡是纽约玛丽亚·寇尔提的访问

最近更新 2019-11-21

尾页

输入页数

(第7/21页)当前16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