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母亲,脆弱的娜塔莉,在皈依了伊斯兰教之后不久突然去世。伊莎贝尔痛苦得发疯;她返回日内瓦,正赶上哥哥弗拉迪米尔自杀和托洛非莫维斯基可怕的临终,他患上了喉癌(据说伊莎贝尔出于同情用大剂量的氯醛杀了他)。伊莎贝尔独自回到北非,身无分文。遗产已经花光,在她的余生埃伯哈特逐渐沿着贫困的下坡路下滑,直到落入极端穷困的地步:没有吃的,也没有钱在寒冷的夜晚买柴火;靠她的苏菲教友施舍度日,把钱都花在麻醉品和妓院里。
伊莎贝尔的性征一直引起人们一种病态的好奇。看来她只有穿男装的时候才兴奋,虽然好像也只有男人才吸引她:她喜欢与其他男子一起去逛妓院,但她只是观赏。伊莎贝尔很含混,在她生命的尾声染上梅毒和疟疾。她也非常精神化,过着一种双重人格的分裂生活:早上纯真禁欲,一直追求神秘主义的真理和文学之美;晚上则阴暗,扭曲。她经常在日记里提到自己的堕落:"尚无人通过我得以看到我的真实人格,它敏感而纯洁,远高于我择身混迹的堕落的下贱,部分是出于对世俗常规的厌恶,部分是出于一种奇怪的受苦愿望。"不管怎样,她最稳定的关系,如她嫁给年轻的阿尔及利亚军曹斯里美内(或名叫谢里姆),与之经历四年的爱情生活,显得出奇纯洁和世俗。
据她的传记作者安妮特·科巴克认为,伊莎贝尔是厌食症患者。很可能是这样:那种纯洁的要求,那种绝望,那种与身份和肉体的斗争,是这种疾病的通常特点。对生存的无意义、生活的空虚、实体与非实体的纷乱这些人类常见的痛苦,特别是在我们缺乏令人欣慰的答案的二十世纪,伊莎贝尔怀有敏锐的体察。但在她身上,那种不安达到了无法让人承受的程度。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avdd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