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返回

搜索 繁体

历史的见证·日军忏悔录

作者 : 中国归还者联络会

《历史的见证·日军忏悔录》是袁秋白和杨瑰珍1990年从日本带回由中国归还者联络会撰写、编辑、出版的《三光——日本人在中国干了些什么》(1982年8月出版)、《侵略——在中国的日本战犯的告白》(1984年7月出版)、《侵略——体验与反省的记录》(1990年出版)三本回忆录中,精心翻译、挑选出30余篇最有价值的,编写成此书。

最近更新 2019-11-21

解密中国大案2006

作者 : 丁一鹤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就是许多事物处在不断的转型之中。社会深刻的转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是变化和机遇,但笼罩在社会生存之上的利益管理模式,依然在整体或局部地限制着人们摆脱困境的或美或丑的现实愿望。一些人背离了原本的朴素与忠厚,滋生并膨胀了满足自我的私欲,在金钱、权力、人性之间展开了一场角斗,最终采取了一种贪婪与放纵的生活方式,由此而生发出一些稀奇与不稀奇、相似与不相似、形形‎​色­色‌的案件。在《解密中国大案(2006)》的中,我们就清楚地看到当下官员落马大多数倒在“商业贿赂”上,而2006年全国反腐败的重要方向,就是整治商业贿赂。无论是最高法院还是全国各级法院,在年终岁尾都要对每个年度审理的重要案件进行梳理和分析,有的单位和部门还评出“某某十大案件”,通过对全年度案件的分析,可以粗略地看到不同时期案件的变化,既是对全年审判工作的总结,又从研究的角度为审判工作服务。丁一鹤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另类文本,他通过对全国法院审理的大要案进行梳理,并通过法制纪实的方式展示给读者,无论对普通读者,还是对研究者,都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文本。丁一鹤是全国法院系统为数不多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之一,他利用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庭内外》杂志社工作的方便,近年来把笔触主要集中在了审判纪实领域。这本《解密中国大案(2006)》是他最新成果的汇集。在他的审判纪实作品中,我们越来越能感受到时代的震荡和社会推进的力量。这些审判纪实作品,既透射出当代社会复杂的时代信息和个人信息,又表现出他对现实生活中金钱、权力、人性等关系的高度警觉和深刻质询。一般而言,案件发展到进入诉讼程序,无论是刑事的、民事的还是行政的,都是社会生活矛盾激化的一种反映,都反映了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非正常的形态或是特殊的形态。全国法院每年大约要审理600多万件各类诉讼案件,这些案件从不同的层面和方面构成了我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无法也不能把它们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这正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复杂之处。常态的生活和非常态的生活总是共生的,总是在制约着我们的生活关系、生活质量和生活进步。作家的任务就是要关注、反映、剖析与研究这些非常态的生活现象。审判纪实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关注与反映案件的一种重要形式。讲述案件的故事、讲述审判的故事,往往就是讲述人的故事,是讲述人的生活的故事,是讲述人的生活方式的故事,是讲述依据这种生活方式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命运的故事。要通过讲述这些案件故事,告诉人们,生活的自由绝对不是贪婪与放纵的。正如人的生命必然遵命于自然法则一样,生活于社会中的个人必然要遵从于社会生活的规则,受社会生活规则的约束。个人拥有享受物质生活、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权利,但这种权利只能在法律限定的范围内。人民法院依法对案件作出的裁判,反映了社会生活中权利与义务的平等性,反映了罪与罚的相适应。这是法治社会的必然。

最近更新 2019-11-21

淮海战役实录

作者 : 姚有志 李庆山

淮海有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淮海战役实录》向您披露,那座丰碑背后一段段珍闻秘事,一幕幕内情实况,国共两党两军惊心动魂的大搏杀,震撼世界的大决战,关系中国历史命运的66天,人民解放军一役歼敌55.5万余人 。

最近更新 2019-11-21

逃离北上广Ⅲ·广东太竞争

作者 : 苏言 闵唯

广东这块地儿,永远都和竞争密不可分。因为广东人喜欢“食头箸”。谁都知道竞争是激烈的,更是残酷的。但埋怨冇用,不如把头从沙子里‌­拔‍​出​‎‌来​,好好看看外面的世界——连聚集了数十万工人的富士康都大摇大摆地从广东撤离了,你还在纠结离开是“前进”还是“后退”吗?我们没法替你做主,所以只能告诉你真相,那些残酷竞争背后的真相。世间闲聊:广东人看外地人,都是北方人广东人什么都敢吃广东“老细”(广东话老板的意思)泛滥广东人阔这就是广东,改革开放前沿的身份令广州和深圳虽非直辖市,但与北京、上海一样,房价飞天、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工作压力巨大、生活成本高昂。30年前的潮头娇子,广州、深圳,今日仍然践行:“搵食”是生存之本、“食头箸”是发展之道。 广东这块地儿,永远都和竞争密不可分。  因为广东人喜欢“食头箸”。  谁都知道竞争是激烈的,更是残酷的。但埋怨冇用,不如把头从沙子里‌­拔‍​出​‎‌来​,好好看看外面的世界——连聚集了数十万工人的富士康都大摇大摆地从广东撤离了,你还在纠结离开是“前进”还是“后退”吗?  我们没法替你做主,所以只能告诉你真相,那些残酷竞争背后的真相。  世间闲聊:  广东人看外地人,都是北方人  广东人什么都敢吃  广东“老细”(广东话老板的意思)泛滥  广东人阔  这就是广东,改革开放前沿的身份令广州和深圳虽非直辖市,但与北京、上海一样,房价飞天、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工作压力巨大、生活成本高昂。  30年前的潮头娇子,广州、深圳,今日仍然践行:“搵食”是生存之本、“食头箸”是发展之道。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中华高歌·走近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

作者 : 何建明

本书辑录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的先进人物,分“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全国孝老爱亲模范”五个专题,介绍了55名道德模范人物生动感人的先进事迹。先进模范人物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排头兵。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学习宣传先进模范人物的过程作为普及基本道德规范的过程,弘扬真善美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使我们倡导的价值观念变得生动形象,让先进的思想道德变得可学可行。

最近更新 2019-11-21

汩水怒潮·平江暴动纪实

作者 : 于波

1928年7月22日,在中共湖南省委和彭德怀、滕代远、邓萍、张荣生、黄纯一、李灿、李力、李光、黄公略、贺国中等同志领导下,发动平江起义成功地粉碎了平江的反动武装,成立了工农红军第五军和平江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平江起义有力地推动了湘鄂赣边界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湘鄂赣根据地。11月,率红五军与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作者简介:于波,男,汉族,生于1950年,黑龙江宾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湖北大学政治教育专业,后又毕业于鲁迅文学院。1969年应征入伍,历任空降兵部队战士、班长、营部书记、指导员,武汉军区空军军事法院审判员,济南军区空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山东省作家协会理事。196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要作品:著有“人鬼神” 系列长篇小说第一部《狼人》(获90届全国计划单列市优秀作品第一名);报告文学集:《作家的足迹》;长篇报告文学:《中国之鹰》;诗集:《于波爱情诗选》等。

最近更新 2019-11-21

影子武士·美国特种部队内幕

作者 : 汤姆·克兰西

本书是汤姆·克兰西的非小说类的军事著作。基于美国前特种部队司令斯廷纳将军的亲身经历,书中披露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细节,比如越南战争期间美国特种部队与北越部队的交锋,美国入侵巴拿马、推翻诺列加将军的详细过程,一九八五年阿希尔劳罗号人质劫持事件,一九九○年沙漠风暴期间美国特种兵参与的军事行动等。作为汤姆·克兰西和美国前特种部队司令卡尔·斯廷纳合著的一本纪实性著作,作品详细介绍了美国特种部队诞生、发展的历史以及它所参与的许多重大军事行动,提供了有关美国特种部队的招募、选拔、训练以及领导体制等方面的资料。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特种兵已经开始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但美国军方一直视这些战斗“精英”为另类,对他们非传统的战斗方式嗤之以鼻,视其为“杂耍”。然而,一九八○年,五十三名美国人在伊朗德黑兰成为人质后,美国军方发现,传统的以苏联和东欧为假想敌的军事作战方式根本无法应付恐怖主义这种新的世界威胁,从此特种部队的命运大为改观,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心,逐渐成为各种重大政治和军事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最近更新 2020-06-10

八十年代访谈录之刘索拉

作者 : 查建英

查建英的新书《80年代》已由三联书店出版,她选择了11位在80年代的文化热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访谈。在这本书的前言中,查建英说:我一直认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当代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脆弱却颇具特质、令人心动的年代。随着岁月流逝,当年发生的那一切会不会逐渐被人淡忘?中国人的生活这十几年来一直处在令人晕眩的急速变化之中,大家对‘现在’尚且应对不暇,又能有多少精力去认真清理‘过去’?再说,‘历史’作为消遣、娱乐是一回事,如果真正直面反省,可能马上就显得沉重起来,甚至成为烦人的包袱。经历了太多动荡、挫折,中国人今天比任何时候都更想告别过去、瞄准未来、轻装前进。 李陀先生的一段话倒像是给所有写80年代这题目的人提醒一下:历史的反省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过时间距离还是不能保证你的批评性回顾一定有深度。八十年代虽然不过十年左右的时间,但是这十年太复杂了,千头万绪,无论是研究,还是反省,都要考虑从一个什么样的视角进入。我始终没有找到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仅仅写个回忆录不太难,可是要达到像伊甸园之门那样的水平,不太容易。 参与对话的人物有: 阿城 北岛 陈丹青 陈平原 崔健 甘阳 李陀 栗宪庭 林旭东 刘索拉 田壮壮

最近更新 2019-11-21

铁与犁

作者 : 余杰

在近代国际关系及历史的框架下,余杰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上梳理了中日关系一百年来的恩怨情仇,并辨析了这种关系纠缠中的历史基因。语言酣畅淋漓,并有着深沉的历史问题意识和沉厚的民族文化关怀。余杰先后访问了十多个日本城市,采访了包括国会议员、政府官员、普通民众在内的近百位日本人。深入而广泛地接触了日本社会……

最近更新 2019-11-21

破天荒·中国对外开放的划时代事件

作者 : 何建明

中国如果不是在1978年前后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大门,也就不可能有今天屹立于世界经济大国之林的地位,也不可能有今天方方面面如此繁荣富强的可惜局面。许多人现在并不清楚,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以海洋石油开发为先导的,而且是它擂响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战鼓并影响了之后的中国30年经济发展史及大国地位的确立。海洋石油开采的对外合作,现在看起来是很平常的事,可在30年前,简直就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革命。用资本家的钱、让资本家的公司进入中国的领海,这不仅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而且具有“卖国主义”明显特征——让飘着太阳旗、星条旗的石油平台在中国海洋上打井,而且打出的石油还要让他们拿走部分,这不是“卖国”是什么?《破天荒》正是记述中国对外开放第一重要事件,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在1978年决策的关于开放中国海上石油对外合作的整个过程,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经历了风风雨雨,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个重要决策。作品通过采访余秋里、康世恩、以及时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的秦文彩等当事人和中海油及石油部主要领导,生动形象地记录了这一重大决策过程和对外开放决策给中国与国际间带来的巨大变化,是中国改革开放不可缺少的一部史诗性作品。

最近更新 2019-11-21

亲历西藏

作者 : 汪晓东

对于未来者,西藏是一片令人神往的净土;对于在此者,西藏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离去者,西藏,这曾经让人魂牵梦萦的家园,更在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使人缅怀不绝。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个夏天,我终于游历了西藏——这片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留下的最后净土。我去了阿里,去了珠穆朗玛峰,走遍了整个藏北高原和后藏地区。在我人生短暂的三十二年中,能够亲历西藏,是我人生一大快事,虽死而无憾。

最近更新 2019-11-21

我是法医·面具

作者 : 张志浩

冬日,一声尖叫打破了村庄的宁静,粪堆里藏着死人的胳膊,数日之后又陆续发现同一个被害人的其他尸块。警方发现,与精确的分尸手法不同,死者脸皮被残忍地剥去,刀法杂乱无章。不久,城里又接连发生了护士裸死案、女教师坠楼案、小区灭门案等离奇惨案,一时间舆情沸腾,人心惶惶。这些案件与碎尸案到底有无内在联系?凶手的下一个目标是谁?刑警支队都在等待法医的解剖结果,因为只有法医,才能揭开死者临死前瞬间所传达的死亡密码。年轻法医浩哥奉命出击,仔细凝听每一个死者挣扎中传递的讯息,耐心寻查每一个凶手遗留的蛛丝马迹,一步步走进真相,揭开凶手的面具。然而,凶手作案手段多变,让法医侦破工作陷入雾里看花的迷局,浩哥的噩运也接踵而至。平日相伴的年轻漂亮女法医小芮突患白血病,生命垂危,不愿意让心仪的浩哥看到自己临死前的样子,含泪迁往别的城市;亦师亦友的老郑在追捕凶手时不幸殉职。为了读懂老郑的“遗言”,浩哥不得不解剖了自己的老师,这让他陷入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中:如果早知道世人的误解、痛苦的死亡、血腥的罪恶、惨烈的牺牲……将伴随我一生,我还会选择做法医吗?何去何从,浩哥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最近更新 2019-11-21

百团大战·利剑划破囚笼

作者 : 付杰 付明喜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国民党军队中弥漫着失败情绪,汉奸们更是粉墨登场建立南京伪政权,日本准备在中国战场调兵南进之前实行“囚笼”政策,重点重击敌后抗日力量,对蒋介石又拉又打,英国为集中对付法西斯德国,掐断了中国当时惟一的一条外援线滇缅公路;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最近更新 2019-11-21

尾页

输入页数

(第1/10页)当前16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