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方剑
本书搜集万通地产公司董事长冯仑的文章、演讲等素材,从中总结提炼出12个主题,并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归纳、分析和建议,把冯仑众多杰出的管理思想进行研究并提出行动意见,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当中理解冯仑的管理理念,并对其进行学习和吸收,对有管理学知识的读者来说,是难得的学习工具。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闾丘露薇
本书是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利比亚采访见闻。在这本书里面,记录了在采访过程中,在利比亚东部地区,遇到的利比亚人民,他们对于这场冲突的感受,他们的生活因为这场冲突所遭受的影响,以及对于未来的希望。作为一个资深媒体人,作者努力用客观中立的方式进行记述,用一个第三者的姿态,来观察这个地方发生的变化。本书讲述的是记者在当地每一天的所见所闻,用日记的方式呈现,每一天遇到不同的人,事态也在不断的发展,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每一天也在不断的变化。透过这些记叙,作者希望向读者呈现,在纷繁的国际事务中,不同的国家,特别是西方,如何在利比亚以及中东的变革中,来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也希望让读者看到,稳定的社会,对于个人来说,是如何的重要,战乱,冲突,人民总是最大的受害者。作者作为在美国反恐战争打响之后,第一个进入阿富汗采访的华人记者,2003年伊拉克战争,第一个进入巴格达采访的华人女记者,在书中也进行了纵深的比较,希望透过这些观察和记录,尝试让读者看到,国际关系在过去十年发生了不少变化,也因为这样,面对像利比亚这样的国家所发生的变革,任何政府都需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护国家利益。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周德文 吴比
从鸡毛换糖、做小器件开始,温州人以“敢为天下先”的气势,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商人群体。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他们不惧艰险,艰辛奋斗,使“温州商人”成为一个享誉世界的群体。本书即描写了1978—2010年间,改革大潮涌起,温州商人崛起于草莽,成长于竞争风浪,而后搏击世界各地的创业史。数不清的温州商人,随着时代和世事的变迁而沉浮不定。在作者细腻的文笔中,一幅广阔的温州商人创业史跃然纸上。温州人号称“中国的犹太人”,表明他们精明、勤劳、能吃苦,每个人都想当老板,让生意愈做愈大。——美国《世界日报》诗曰:“天涯何处无芳草。” 套用到中国今天的经济领域, 完全可以说:“天涯何处无‘温商’。” 温州商人军团征战大江南北, 创造了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奇特景观。——《销售与市场》杂志改革开放使中国脱胎换骨,国力增长一日千里。在中国的崛起历程中,温州人异军突起,转战全球,攻城略地,佳绩不断,被称为“东方犹太人”。——《浙商》杂志温州人做生意,注重从小处着手。但是,温州人是有眼光的,当他们积蓄了资本后,就会把产品由小做大,最后从纽扣到服装、鞋子,从电子元件到成套电子设备,从日常用的小物品到高科技产品,并且涉足房地产、金融业,于是温州人越做越大、越做越牛。做生意先从小处着手是温州商人起家的拿手好戏,也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奥秘。——世界创业实验室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王其明
他声称“炒房无罪”,他讲自己“不为穷人造房”,他坚持“房价要涨”虽遭来骂声一片,市场却一一应验,他是那个揭开房地产真相的人吗?他说“地价推高房价”,天价地王正频频出现;他说“房价一定涨”,房价正如其所言噌噌上涨……自从房地产市场火热起来以来,任志强就屡屡“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直言不讳,言辞犀利而不留情面,常出“雷人之语”,也因此每每成为被骂的对象,并被冠为“黑心开发商”、“既得利益代言人”,甚至是“全中国人民第三想打的人”。数年口水战之后,我们却惊奇地发现,任志强的那些“大逆不道”的言论在市场上一一得到应验。任志强也许是对的?他是那个揭开房地产市场真相的人吗?本书收录了任志强多年来最具代表性的观点以及反驳他这些观点的主要声音,再配以精彩的点评,跳出“骂仗”的语境,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实际状况来进行对比验证,哪些任志强说错了,哪些又变成了现实。在观点对比和点评中,分析任志强观点的真实含义,剖析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深层逻辑。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毛泽东文集》共收入毛泽东文稿803篇,是继《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之后的又一部体现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综合性多卷本毛泽东著作集,弥补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时期的著作没有选集这个空缺。《文集》的编辑工作历时8年,分3次出齐。《文集》只选内容正确或基本正确的文稿。对手稿和已经公开发表过的讲话、谈话记录稿,编辑工作主要是作史实的核查考订和文字、标点的校订。对没有公开发表过的讲话、谈话记录稿,还要花较大的工夫进行文字上的技术性整理。《文集》的注释,大量的是对人物、事件、引语、文件等的注释,还有通过注释介绍与正文内容有联系的毛泽东的思想观点,或通过注释订正不准确的地方。我们广查资料、请教专家、严谨考证,力求把注释作得更完满。《毛泽东文集》是继《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之后的又一部体现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综合性的多卷本毛泽东著作集。这部《文集》的编辑工作从1992年开始,至1999年全部完成,历时8年。《文集》共八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分3次陆续出齐。1993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时出版第一、二卷,1996年毛泽东逝世20周年时出版第三、四、五卷,1999年7月1日出版第六、七、八卷。第一至五卷为民主革命时期的著作,第六至八卷为社会主义时期的著作。全部选稿803篇,其中民主革命时期504篇,社会主义时期299篇。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李闯 李小刚 马志钢 曹东
这本书没有一行故弄玄虚的华丽辞藻,所写的都是些严峻的事实。而且不仅仅是文字上表现出的严峻,所有的故事都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字里行间,有我多少次失败的体验,所蒙受的损失有时数十万日元,有时数亿日元。这种体验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并加以体系化理论化以后,归结为本书。所以,按照这本书来实践的话,你的成功率无疑是百分之百。只有本书才能解决创业者的烦恼,同时也希望它能成为创业者的座右之书。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朱敏
《中国经济缺什么·高层智囊大解局》是15位经济学家与作者朱敏阔论金融时政的访谈精华录,共同探讨危机之下中国经济缺什么,及未来30年中国经济发展缺什么两大主题。关于中国经济的更多问题,《中国经济缺什么·高层智囊大解局》中都作出了精彩的论述,涵盖了股市、货币政策、房地产、金融安全、社会保障、增长模式转型、国进民退等热点争议问题,把脉中国经济。书中,15位著名经济学家倾情畅谈。陈志武、茅于轼、斯蒂格利茨、刘伟、夏斌、白重恩、艾丰、魏杰、魏加宁、张卓元、吴晓求、盛洪、张文魁、江平和黄桂田,每一位都是各自领域中的权威专家。“金融阴谋论”为何在中国流行?“4万亿”投资是否会引发通胀?房产“物业税”征还是不征?股市回暖等于经济回暖么?谁是“国进民退”的罪魁祸首?如何降低失业率提高经济效率?经济复苏,信心真的是黄金吗?……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吴晓波
解读十大著名企业盛极而衰的失败原因:标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数十亿资产的企业为何这般脆弱?“青年近卫军”为何如此短命?狂热的激情是怎样成为祸根的?中国“第一品牌”是怎样砸掉的?中国网络经济的原罪是什么?暴利到底给企业留下了什么?“多元化”的陷阱有多深?企业家离政治该有多近?这是一本放在手上令人发烫的书!一个个国内著名得很著名得很——我真不知该如何描绘它们的著名突然在它们“花样年华”的日子里突然灰飞烟灭,突然无声无息的倒下了!如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突然的枯萎所给人们的震撼。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年代,无数的机会令人心动,一个伟大品牌往往在一瞬间便打造而成;这也是一个冒险的年代,未知的的风险又令每一个人不寒而畏。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叶楚华
新帝国主义的真相是什么?郞咸平的“6+1”理论靠得住吗?中国楼市的泡沫何时会破灭?通货膨胀会持续多久?中国会发生次贷危机吗?中国经济的增长还需要外资吗?中国经济能像郞咸平所言靠整合产业链拯救吗?美国会像郞咸平认为的那样“宰杀”中国吗?郎咸平说美国在亚洲养了四头猪,中国是不是第五头?郞氏低碳美元的“新能源阴谋”论正确吗?美国是像郞咸平认为的靠二战才走出大萧条、靠战争实现繁荣的吗?适用于:关注经济走向、财富人物的大众。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薛兆丰
我们每天收到无数纷繁复杂的信息,看到各种光怪陆离的现象,世界是复杂的。世界又并不复杂,只是你需要一双慧眼。经济学是一种帮助你成为明白人的智慧,它是观察世界的视角和态度,而不是一堆函数、公式和图表。薛兆丰老师善于把复杂的现象用简单直接的方式说清楚。这本书讲解了生活中不可能绕过的经济学核心概念,比如稀缺、成本、价格、交易、信息不对称、收入等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通过大量真实案例的经济学分析,更实际、更有趣、更深入和彻底地将经济学思维运用于各种实际场景,帮你绕过经济学花招,理解现象背后的经济逻辑,从而启发你将同样的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你将摆脱直觉和经验的控制,拥有可以举一反三、能够学以致用的知识体系,从而对这个由海量陌生人连接而成的社会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相信读完本书之后,你会对自己身处的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成为这个复杂世界的明白人。
最近更新 2022-11-12
作者 : 冯仑
“地产界的思想家”冯仑纵横生意江湖20年来,第一次系统梳理出书。三十年来中国民营企业从前公司时代发展到公司时代,21世纪后又进入创富时代,冯仑是一个亲历者,他所创办的万通公司也伴随着其他民营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也因此,冯仑对民营企业的所谓“原罪”、合伙人制度、管理逻辑以及生死存亡等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考。民营企业家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王石为什么成功?牟其中为什么失败?冯仑通过近距离观察给出了颇具特色的企业家素描。此外,关于幸福、关于金钱、关于伟大、关于女人……冯仑均用他鲜活麻辣的语言进行了解读,书中精辟的语言展现了典型的冯式风格:不麻辣、不深刻、不性情,就不是冯仑。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刘红强 梁素娟
阿里之父马云:他只是一介书生,立于高校的三尺讲台,本和电子商务毫无瓜葛,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他创办的阿里巴巴网站打造了一个线上“沃尔玛”,他缔造的“阿里帝国”已成为全球神话,比尔·盖茨认为下一个世界首富很可能就是马云。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则认为他“改变了全球商人的生意方式”。QQ之父马化腾:从深圳大学的高才生,到网络公司的工程师,马化腾一度是互联网行业内的“票友”。正是这种“玩票”心态让他“一不小心”玩出了一个QQ帝国。2008年。腾讯QQ拥有近8亿用户。无论是在即时通讯领域,还是门户网站,腾讯四面出击,多点开花。放眼业界。能在这么多领域纵横驰骋的似乎只有马化腾一人。有人说,互联网是上帝送给中国的最好礼物,但最好的礼物并不是最好得到的,无数中外企业对这份礼物展开了激烈角逐。马云、马化腾历经江湖的腥风血雨,才分到了一大杯羹。2008年,阿里巴巴、腾讯市值已经高达百亿美元,“二马”笑傲江湖。同是搞互联网,一个“出语不凡”,一个“很粉很年轻”,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才能。本书全方位、深层次解读两位领军人物的互联网传奇故事,为您奉上他们闯荡江湖的“天龙八部”。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梁素娟
蓝色资本家沈南鹏,瘦高的外形,戴一副老派圆形眼镜,头发总是一丝不乱地梳向脑后。给人的第一印象,这是个精明的生意人。从携程到如家,从海外投行到红杉中国,沈南鹏用他神奇的点金之手,让国人认识到资本运作原来可以如此强大。飞鸽使者熊晓鸽,一张娃娃脸,爱笑,追求年轻、时尚的装扮。不过。这些都不妨碍他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风投前辈。搜狐、易趣、腾讯、百度、搜房,这些大名鼎鼎的企业在创业之初都曾得到熊晓鸽的眷顾。作为中国风投界的先行者,熊晓鸽无愧于“中国引入高科技产业风险基金的第一人”、“中国信息的使者”的称号。风投,是近几年经济浪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财富“狩猎”的众多好手中,沈南鹏和熊晓鸽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两位纵横驰骋中国资本市场的“猎手”。到底有着怎样的精彩人生。在他们的人生经历中又蕴藏着哪些成功密码?众多经典的投资案例中到底蕴涵着哪些财富智慧,这些智慧又能给奔波在财富道路上的人们怎样的思考和启发?一切答案尽在本书中,让我们走进两位“猎手”的精彩世界。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郎咸平
物价高涨为何工资不涨?人民币升值了为何钱却不值钱了?房价为何比“猪坚强”?股市为何“跌跌不休”?大学为何毕业即失业?政府和公司该如何应对当前危机?--- 听“郎咸平说”:这些热点话题背后的真相。·我最讨厌文过饰非的学者,你以为把事情压着,问题就能解决吗?·中国楼市产生泡沫,是中国投资经商环境持续恶化造成的。·我认为,真正能挣钱的好项目,应该由我们全体老百姓来做。·你敢内幕交易,打官司打到你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未可知。·如果没有规则,金融大鳄进来之后,一定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我们被迫将产品大量出口到别的国家,赚取一些必定贬值的美元。·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储蓄是美德。因为我们社会保障条件不足,逼得你不得不储蓄。·你如果想在香港请法官吃饭,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法官根本不敢跟你去吃饭。·为什么美国大学生专业不对口能找到工作,而我们中国大学生专业不对口就找不到工作?·你知道许三多薪水多少吗?900块。那他凭什么热爱他的工作呢?·美国人纪律性之强是你不可想象的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郎咸平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企业案例篇。我们只知道制造的价值最低,但是我们从来不知道为什么。富士康幕后的真正黑手是苹果,苹果为什么有这样的霸权?中国企业如何突围?为什么有的中国企业已经成功?过去一段时间,郎咸平剖析新帝国主义的产业链阴谋的3本案例集《产业链阴谋Ⅰ、Ⅱ、Ⅲ》陆续出版。那么,在新帝国主义的产业链阴谋之下,中国企业应该如何突围呢?这正是这两本案例集《中国企业没戏吗Ⅰ、Ⅱ》出版的原因。在郎咸平看来,传统的产业链就是一条微笑曲线,包括了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库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六大非制造环节,再加上制造这一个环节。过去,我们只是知道微笑曲线的底端是制造,因此制造的价值就是最低的,而其他六大环节的价值都高于制造。但是我们却从来不知道为什么,真正的原因就是新帝国主义的产业资本掌控了产业链的六大环节之后,严密控制每一个环节的成本。富士康幕后的真正黑手就是苹果的霸权。为什么苹果可以有这种霸权呢?因为苹果在产业链中是站在最高层次,并牢牢的把控产业链环节的各个关键点。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