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返回

搜索 繁体

插队的故事

作者 : 史铁生

有人说,我们这些插过队的人总好念叨那些插队的日子,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我们最好的年华是在插队中度过的。谁会忘记自己十七八岁、二十出头的时候呢?谁会不记得自己的初恋,或者头一遭被异性搅乱了心的时候呢?于是,你不仅记住了那个姑娘或是那个小伙子,也记住了那个地方,那段生活。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一句顶一万句

作者 : 刘震云

没有神的世界里,人只能一辈子都在寻找,寻找一个人,和他说一句知心的话,一个人内心的洪流,其实已经足够淹没整个世界﹗──刘震云从《手机》的真话之难寻与说谎之必要,到《我叫刘跃进》人际间的偶然与必然,鬼马作家刘震云费时三年创作《一句顶一万句》为生而为人,「觅知音」之必要。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个出走,一个回归,他们寻寻觅觅,与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试图表达内心的矛盾与无助。书中的人物大部分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偏偏安排了一个意大利牧师老詹。从荒野的乡村到繁忙的大都会,由20世纪中叶到新世纪初,不论是高高在上的县长、镇长,还是老师、理发师、屠夫、染坊工、传教士等寻常百姓,当说话成了唯一的沟通管道,语言又无法直达核心,孤独便永远如影随形!寻常人的事件,串连成不平凡的故事。刘震云说这是目前为止,他最满意的作品。

最近更新 2019-11-21

李碧华短篇小说选

作者 : 李碧华

《李碧华短篇小说选》,有些是《逆插桃花》里面的,有些是《流星雨解毒片》里面的。

最近更新 2019-11-21

村上春树短篇集

作者 : 村上春树

渡边搜集整理

最近更新 2019-11-21

文城

作者 : 余华

在溪镇人最初的印象里,林祥福是一个身上披戴雪花,头发和胡子遮住脸庞的男人,有着垂柳似的谦卑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哪怕后来成了万亩荡和木器社的主人,他身上的谦卑和沉默依旧没有变。他的过去和一座谜一样的城联系在了一起,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找一个不存在的地方。他原本不属于这里,他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为了一个承诺他将自己连根拔起,漂泊至此。往后的日子,他见识过温暖赤诚的心,也见识过冰冷无情的血。最终他徒劳无获,但许多人的牵挂和眼泪都留在了他身上。“文城在哪里?”“总会有一个地方叫文城。”

最近更新 2022-11-02

务虚笔记

作者 : 史铁生

我们将默默地凝望,隔着咫尺空间,隔着浩瀚的时间,凝望生命的哀艳与无常、体味历史的丰饶与短暂。他抑或我、不动声色却黯然神伤。他转动轮椅的手柄,轮椅前进、后退、转圈、旋转180度360度720度……像是舞蹈,像是谁新近发明的一种游戏,没有背景,没有土地甚至也没有蓝天,他坐在那儿轻捷地移动,灵巧地旋转,仿佛这游戏他已经玩得娴熟。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随笔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其中《命若琴弦》曾被导演陈凯歌拍成电影《边走边唱》。

最近更新 2019-11-21

二姝梦

作者 : 深雪

女人,我赐你财色兼收以及肆意虐待男人的完美命运。为什么不?宠爱女人,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事。达文西VS.蒙娜莉萨VS.亨利八世的魔幻恋情!都因为爱!还有什么比爱更激荡、更轰烈、更魔幻?蒙娜莉萨融入尘世,只为了拥抱达文西的这个渴望!但从此她不再有心跳了,创造者已与世长辞了,还怎么会动心?直到遇见Mystery三胞胎,蒙娜莉萨终能向惊天地泣鬼神的恋爱迈进……Tiara仍留在拿破仑时代扮演约瑟芬,两人无止尽的热恋着,但Tiara 明白自己只剩下四年的寿命了!她决定要为拿破仑作一次伟大的交易……

最近更新 2022-04-19

汪曾祺小说经典

作者 : 汪曾祺

汪曾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我喜欢疏朗清淡的风格,不喜欢繁复浓重的风格,对画,对文学,都如此。我曾戏称自己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人道主义者’,大致差不离。我非常重视语言,也许我把语言的重要性推到了极致。我认为语言不只是形式,本身便是内容。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汪曾祺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余华短篇精选集

作者 : 余华

余华对人生冷峻的剖析与拷问;他对历史与现实清醒的警惕姿态;他对底层生存的热烈而朴素的爱;他对人性在苦难中散发出的金子般的光辉的觉悟书写!他是谁?他就是《活着》和《兄弟》的作者余华,20世纪80年代的余华具备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那种逼视世界、洞视存在的勇气与锐利。本书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精选,他在这些作品中像陀氏那样俯身向无底的深渊、在黑暗面前坚持睁大他那双残酷的眼睛、试图穿透这无边的黑暗、抵达那背后人人讳莫如深的真相。

最近更新 2019-11-21

鬼吹灯之云南虫谷

作者 : 天下霸唱

云南水下发现金字塔式的献王墓——这不是现实,而是小说!传闻救人性命的雮尘珠成了古滇国献王墓的随葬品,摸金校尉深入瘴疠之地,再探古墓奇险。 三个摸金校尉依照一张人皮地图穿过遮龙山下古滇国秘密地下水道,不料遭遇千年痋术机关,成千上万个奴隶制成的痋俑像炸弹一样倒悬在洞顶,当它们接二连三地落入水中,引发的却是一连串的弱肉强食,一物降一物;丛林中夜现SOS电码,是曾经葬身此地的飞虎队队员怨魂作祟,还是献王的大祭师设下的迷局……

最近更新 2019-11-21

深夜与早晨的周记

作者 : 深雪

我爱你,爱到我愿意变成你!深雪最浪漫惊悚的爱情力作!邀请你一起过一个最惊悚的情人节!晨:我甚么也不想做,我只想好好的去写一篇周记,以及好好的爱你,请原谅我,我只是一名十六岁的中学生。夜:我甚么也不想做,我只想他们的血流过我走过的一个又一个黑夜。如果可以的话,请你留下陪我。老师:我一生人只有一个愿望,就是保护我所爱的人,我要你知道,我正为你杀掉全世界的人。Dr. Higgins:我不断掘呀掘,掘着埋葬自己的坟墓。终于让我把自己掘出来了,却发现,坟墓内那个是你。我:我很想告诉你,我甚么也是,甚么也不是,而我在今天,就是你们的每一个,就是你们的全部。而你们,当然也就是我。她的童年有段说不出口的伤痛,全因为老师的爱才能得到安慰。现今她已是个精神科权威医生,协助警方理解凶手的心态,而眼前这名变态连续杀人犯显然是人格分裂,晨与夜她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少女,另外还有一个在旁记录一切的第三重身分。她倾尽心力观察这名似曾相识的奇妙少女,直到听到那支熟悉的歌曲——所有的谜题,都解开了……

最近更新 2022-04-15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作者 : 林奕含

令人心碎却无能为力的真实故事。向死而生的文学绝唱 打动万千读者的年度华语小说。李银河 戴锦华 骆以军 张悦然 冯唐 詹宏志 蒋方舟 史航 等多位学者作家社会名人郑重推荐。痛苦的际遇是如此难以分享,好险这个世界还有文学。我下楼拿作文给李老师改。他掏出来,我被逼到涂在墙上。老师说了九个字:“不行的话,嘴巴可以吧。”我说了五个字:“不行,我不会。”他就塞进来。那感觉像溺水。可以说话之后,我对老师说:“对不起。”有一种功课做不好的感觉。小小的房思琪住在金碧辉煌的人生里,她的脸和她可以想象的将来一样漂亮。补习班语文名师李国华是同一栋高级住宅的邻居。崇拜文学的小房思琪同样崇拜饱读诗书的李老师。有一天李老师说,你的程度这么好,不如每个礼拜交一篇作文给我吧,不收你周点费。思琪听话地下楼了。老师在家里等她,桌上没有纸笔。思琪的初恋是李老师。因为李老师把她翻面,把他的东西塞进去。那年的教师节思琪才十三岁,这个世界和她原本认识的不一样。 如果这是爱情,为什么觉得暴力?为什么觉得被折断?为什么老师要一个女学生换过一个女学生?如果这不是爱情,那满口学问的李老师怎么能做了以后,还这么自信、无疑、无愧于心?故事必须重新讲过,与房思琪情同双胞的刘怡婷,接到警局通知,去带回神志不清,被判定疯了的房思琪。透过思琪的日记,怡婷得知思琪五年中的所见所思……嫁入钱家的许伊纹,是两位少女的忘年交,二十余岁的她,是两位少女的文学启蒙者同时也是丈夫家暴的沉默受害者…… 升入大学后的郭晓奇仍旧爱着高中时的补习教师李国华,而这位文质彬彬的补习教师并不只有平时人们眼中受人尊敬的老师形象的一面……这是一部惊人而特别的小说,小说作者既具有高度敏锐的感受力、又是一个近距离目击者,使这整件事像一个“幸存的标本”那样地被保留下来。整本书反覆地、用极度贴近被侵害者的视角,直直逼视那种“别人夺去你某个珍贵之物”的痛苦——且掠夺之人是以此为乐。

最近更新 2022-07-10

北上

作者 : 徐则臣

《北上》是著名作家徐则臣潜心四年创作完成的长篇新作。本书阔大开展,气韵沉雄,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公元1901年,岁次辛丑。这一年,时局动荡,整个中国大地风雨飘摇。为了寻找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失踪的弟弟马福德,意大利旅行冒险家保罗·迪马克以文化考察的名义来到了中国。这位意大利人崇敬他的前辈马可·波罗,并对中国及运河有着特殊的情感,故自名“小波罗”。本书的主人公之一谢平遥作为翻译陪同小波罗走访,并先后召集起挑夫邵常来、船老大夏氏师徒、义和拳民孙氏兄弟等中国社会的各种底层人士一路相随。他们从杭州、无锡出发,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这一路,既是他们的学术考察之旅,也是他们对于知识分子身份和命运的反思之旅,同时,更是他们的寻根之旅。当他们最终抵达大运河的最北端——通州时,小波罗因意外离世。同时,清政府下令停止漕运,运河的实质性衰落由此开始……一百年后的2014年左右,中国各界重新展开了对于运河功能与价值的文化讨论。当谢平遥的后人谢望和与当年先辈们的后代阴差阳错重新相聚时,各个运河人之间原来孤立的故事片段,最终拼接成了一部完整的叙事长卷。这一年,大运河申遗成功。

最近更新 2019-11-21

尾页

输入页数

(第1/60页)当前16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