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返回

搜索 繁体

你坏

作者 : 大冰

如果你和众人不一样。那就不一样。如果你和世界不一样。那就不一样吧。《你坏》——百万级畅销书作家大冰2018年作品。脱胎于2013年的《他们最幸福》,加料回炉后,不留遗憾的完整版!为了她真正的淬火重生,大冰对她进行了大量重写和复原。复原了最初的文字结构和文字尺度,复原了最初的分段、标点、篇章排版,复原了他的原意、本意、诚意、心意,也复原了初稿里的大段删减。最重要的是,终于找回并复原了她原本该是的那个名字——《你坏》。

最近更新 2019-11-22

爸爸的小情人

作者 : 周德东

一部爸爸写给女儿的童话身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成长。可是,太多太多太多的人,把现实的沉重提前压在了孩子稚嫩的双肩上,剥夺了他们很多美好的东西。孩子需要一个童话童年,家长需要一个没有风险的未来。于是,家长和孩子一直在拔河。由于力量悬殊,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送给孩子一个童话童年,不需要家长是富翁,或者是教育专家,撒开手就对了。在快乐指数上,一个穷孩子和小王子、小公主是一样的。拥有童话童年的孩子,必定身心健康,情感丰富,智力超群,道德高尚,性格宽容,做人大气,能融入任何群体,能适应各种环境,富有幽默素质和艺术灵感。拥有这样的素质和品格,未来必定大有作为。那时候,我们所担忧的一切也就随之落花流水了,幸福将陪伴他们一直到老。

最近更新 2019-11-21

霜冷长河

作者 : 余秋雨

本书分为四辑,主要内容讲:第一辑:壮士、中秋、琉璃、垂钓、老师、长者;第二辑:关于友情、关于名誉、关于谣言、关于嫉妒、关于善良、关于年龄、最后的课程;第三辑:绑匪的纸务、智能的梦魇、文化敏感带、这样的男人、大桥的寓言、遗憾的真实、氢弹的部件、乱世流‎­​浪​女‎‍、裉色的疑问、膨胀的雪球、心中的恶狼、为自已减型;第四辑:灯下回信、掩卷沉思、秋千架。

最近更新 2023-12-12

大江大海骗了你:李敖秘密谈话录

作者 : 李敖

“像穿衣服一样,第一个钮扣扣错了,后面就全部错了!”李敖11日发表新书《大江大海骗了你:李敖秘密谈话录》,直指台湾女作家龙应台撰写的《大江大海1949》的根本错误是美化谎言,“只看到现象,却没追求原因”;根本错误是“美化蒋介石时代沉淀下来的谎言”。台湾女作家龙应台描述国共内战的《大江大海1949》,出版后轰动两岸。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李敖在看完后“不以为然”,以40天时间完成《大江大海骗了你:李敖秘密谈话录》。李敖说,“写中国现代史可是踩我的线,我当然要站出来揭发!”他指出,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只有现象,没有原因,“这是她写作的故技,只要你动容,不要你问为什么”。李敖举例,《大江大海1949》其中一章描写8千多名烟台联中学生,在校长张敏之带领下,从山东辗转流亡至澎湖,结果遇到军队强行征兵,不从者便是一刀。张敏之强烈抗议,却被诬指为“匪谍”遭枪决。“14岁的少年人,这么艰苦地离乡背景干什么?14岁就反共吗?”李敖认为,龙应台应该探索答案,而不是只画出一幅学生流亡图。他研究过这段历史,发现领导者可能具有国民党特务的身份,才要带8千名学生逃亡。至于“刺刀从军”的元凶,李敖认为是蒋介石,因为他要将领强迫学生从军。他认为龙应台没有找寻真相的企图,导致全书只是“美化蒋介石时代沉淀下来的谎言”,“美化谎言还是谎言”。李敖批评龙应台《大江大海1949》有许多叙述都只是片面式,却没有点出原因,不管是龙应台刻意或是没有求证,这种“片面­强­­奸‎‌”的戏法,蒙混“龙应台迷”,因此他想要出手、小试牛刀,拆穿龙应台哪里写错了 !李敖说,“写中国现代史可是踩我的线,我当然要站出来揭发!”龙应台花了400天写《大江大海1949》,李敖写《大江大海骗了你:李敖秘密谈话录》却只花40天。李敖说:“因为我是天才!”不过他还是肯定龙应台写书所花的心力。他认为,“不论400天还是40天,都很努力.另据香港“中评社”的报道,除了批评龙应台,李敖也在这本新书点名作家三毛和余光中等人,他说诗人余光中只管写却不会为社会付出,一个没有热忱的人,又只是跟随蒋介石、拍蒋介石马屁的人,他看不起。李敖书中也提到已逝作家三毛,对三毛评价不是很正面。记者问他,会不会担心引起“三毛迷”的反弹,李敖表示,“我知道会有这个结果”。但他举例说,就像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他创办的《自由中国》最先写到“反共无用论”,胡所讲的是一个事实,但却摧毁大家“反共”的梦。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作者 : 易中天

品读中国书系之三。本书的写作,除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最重要的指导性参考书外,许多研究这一问题的著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最主要的有:福柯《性史》,莫里斯《裸猿》,唐娜希尔《人类‌性‌‎‌爱​史话》,费孝通《生育制度》,刘达临《中国古代性文化》,闽家胤主编《阳刚与阴柔的变奏》,吴诗池、李秀治《中国人的婚姻观与婚俗》,姜绪源《中国妻妾》,孔庆东《青楼文化》,其中尤以刘达临先生的《中国古代性文化》资料最为翔实,极具参考意义。此外,还引用了周国平《守望的距离》和杨东平《城市季风》两书部分观点。限于本书体例,参考引用部分不能一一注明,只能依照国际惯例,开列书目在此,并致谢忱。本书主要是写给普通读者而非专家看的,许多观点都未能深入展开论证。读者如有兴趣深究,请参看拙著《艺术人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和《闲话中国人》(华龄出版社1996年版)。本书除对中国人的两性状态和两性关系进行了描述和剖析外,第三章还对人类和中国人两性关系的历史用作者自己的眼光作了回顾和检讨,第九章则对男女关系以及爱情、婚姻、家庭、人性等问题发表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为仅仅只是作者自己的回顾和检讨,作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所以并不强求读者同意。知我罪我,一任诸君。

最近更新 2019-11-21

朱自清散文集

作者 : 朱自清

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可分为写实议论和叙事抒情两大类。前者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阿河》、《哀韦杰三君》、《旅行杂记》,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是以夹叙夹议手法抨击黑暗社会的名篇;后者如《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荷塘月色》、《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白水漈》,更是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而脍炙人口的佳作,代表了他的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从清秀隽永到质朴腴厚再到激进深邃,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旨趣。郁达夫在,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中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应该说,这是对朱自清散文艺术的一个很精到的评价。

最近更新 2019-11-21

加缪论戏剧

作者 : 阿尔贝·加缪

本书收录了《科波,惟一之师》、《雅典讲座:关于悲剧的未来》、《答记者问》、《我为什么搞戏剧?》、《〈戏剧集〉(美国版)序言》五篇有关于阿尔贝·加缪对戏剧看法和观点的文章。

最近更新 2019-11-21

淡品人生

作者 : 林清玄

林清玄散文具有明澈动人,飞扬浪漫,淳厚深思,宽容博受的风格。作品正如作者所说:我之所以写作,实在是对社会、对人群有无限的情意……文章虽是小道,由于情意无限,涵意也就无限了。

最近更新 2019-11-21

目送

作者 : 龙应台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21世纪的《背影》 感人至深的“生死笔记” 龙应台亲手摄影 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彷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喜悦的“人生三书”之一《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人生三书”之二《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目送》的七十四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龙应台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最近更新 2019-11-21

英华沉浮录10·博览一夜书

作者 : 董桥

本书为香港作家董桥所著《英华沉浮录》第十卷《博览一夜书》。《英华沉浮录》是董桥在香港《明报》撰写的专栏文字结集,分为阅读、文物及政治文化、语文、人物交游几大类。这些文章曾在香港文化界引起广泛的关注,之后上海的报纸也有陆续选刊。

最近更新 2022-02-05

阿勒泰的角落

作者 : 李娟

若无意指认那在伤感中徘徊、欲望中沉浮的生命就是我们本来的生命,那么,总还有别样干净明亮的生命,等着人去认领。这个时代,如果还有一个地方有传说,就是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是阿勒泰的一次绝唱。风里来雨里去的边疆牧人、随家庭不断迁徙的动荡生涯、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 风沙肆掠的荒漠里喂养的金鱼……本应厚重、贫瘠、苍凉的生活,在李娟独树 一帜、灵光闪闪的笔触下,却焕发出别样的温暖、丰盈与喜悦。《阿勒泰的角落》是关于新疆的最美丽文字,这是现代版《呼兰河传》。由作者1998-2003年之间陆续完成并在《文汇报》、《南方周末》等发表的短篇散文集结成册。作者以天然而纯真的笔调描述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日常生活点滴趣事:做裁缝、可爱的孩子、来来去去的陌生人。她刻画的不是一组有关新疆的异域风情,她刻画的是我们内心的牧歌:白雪和阳光,青草和白桦林,优美、明亮。李娟 阿勒泰的角落,给你带来最生动的故事!《阿勒泰的角落》适用于:青年,女性,对新疆好奇的读者,文艺青年。每次重读《阿勒泰的角落》,总能真切地看到独自站在荒野中,努力而耐心地体会着种种美感的过去的自己……漫长过程中,一点一滴贯穿其间的那种逐渐成长、逐渐宁静、逐渐睁开眼睛的平衡感,也许正是此时全部希望生活的根基与凭持吧。——李娟

最近更新 2019-11-21

谈心

作者 : 三毛

三毛文集-谈心

最近更新 2019-11-21

人生小品

作者 : 季羡林

主要收录有季羡林先生的《轮恐惧》《一条老狗》《追忆李长之》《我的童年》《北京忆旧》等文章,语言生动,内容详实。知识性、趣味性、文化性、可读性都很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一片叶子下生活

作者 : 刘亮程

《一片叶子下生活》精选了刘亮程的散文作品36篇。刘亮程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观察着他所生活的家园,周遭的一切,包括虫子、鸟、蚂蚁、狗、树、阳光、风、土墙……以及人,在他的笔下都是不一般的存在,他写他生活中的事物、身边的人、生活的状态。其文字朴实理智、充满哲思却又不刻板严肃,看似平常的东西都蕴含着深层的意义。读之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最近更新 2019-11-21

西西弗神话

作者 : 阿尔贝·加缪

《西西弗神话》(Le Mythe de Sisyphe),又译为《薛西弗斯神话》,是法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尔贝·加缪一部散文集,于1942年出版。《西西弗神话》是加缪的代表作之一,文中收集了加缪对于荒诞哲理最深入、最透彻的考察与分析。西西弗这个希腊神话人物推石上山、永无止境的苦役无疑正是人类生存的荒诞性形象的象征;但同时,他又是人类不绝望,不颓丧,在荒诞中奋起反抗,不惜与荒诞命运抗争到底的一面大纛。因此,与其说《西西弗神话》是对人类状况的一幅悲剧性的自我描绘,不如说它是一曲自由人道主义的胜利高歌,它构成了一种既悲怆又崇高的格调,在整个人类的文化艺术领域中,也许只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品味上可与之相媲美。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东京一年

作者 : 蒋方舟

“二零一六年,我独自一人在东京生活了一年,东京也拯救了我。”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之邀,蒋方舟在东京独居了一年。她越来越喜欢写漫长的日记,觉得孤独地生活一辈子也不是坏事。日记共有四十六则,收录了她最新的短篇小说、演讲和时评,驳杂不失纯粹。从社会、艺术到当今中日两国世间百态,都有其独特又不失严肃的描摹与思考。同时,这也是一本病历,记录了一个人要活成本来面目所需付出的努力。“就像在东京度过的一年并没有把我变成一个新人,我们只是更像自己本来该成为的样子。”本书邀请日本纪录片导演伊藤王树一路旅拍,镜头下是东京的日常以及“在别处” 。

最近更新 2019-11-21

尾页

输入页数

(第2/44页)当前16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