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州军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日头高照,头戴长脚幞头,腰束革带,身穿青色曲领大袖公服的四位知县,按照年齿长序,分列两行来到了州衙之前。

登州州衙很大,但却也很旧,概因海濒卑湿,水汽蒸润之故。

但再旧也不能旧脸面,所以临街的大门很是雄伟,长檐高台,硬山顶,覆灰瓦,上书“登州州衙”四字,四位知县在门前下马,整顿衣裳,拾阶而进。

穿过大门便是鼓楼和戟门,鼓楼里有百姓“喜闻乐见”的鸣冤鼓,而戟门里则陈列着十二根大戟。

宋承唐制,这里的戟,就是《滕王阁序》“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中的作为仪仗的戟,长戟造型夸张高大,外边还蒙着一层赤黑色的布,从下边走过,众人神情便不自觉凝重起来。

接着便是仪门,这是即是接纳百姓诉状、办理禀诉等一般事务,以及各种衙前役等候传唤的所在。

一大票押司、手分(注1),还有穿着红黑服侍的衙役正在门里探头探脑地朝外望,毕竟四大知县齐聚一堂的时候可不多见,而他们的身前赫然就是一块铭刻着“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的戒石碑。

进了仪门眼前便豁然开朗,后边呈现大四合院结构,重重的房屋一间挨着一间,各有名头,诸如设厅、公使库、架阁库、开拆司、客将司、钱库等等。

四位知县要进的便是设厅。

设厅,即正厅,是宋代府、州衙的核心。

作为府、州衙长官办理公事的主要场所,设厅是一众破败失修的官舍中最显眼的存在,哪怕王师中秉持着“官不修衙,脚不修店”的为官传统,却仍坚持从公账里支出一笔银钱,将设厅好好修缮了一番。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avdd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