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go-->
从周简王五年(前581年)年初开始,以晋景公派大夫籴茷前往楚国出访、回报楚太宰子商(公子辰)上一年出使晋国的外交礼仪为标志,到周简王七年(前579年)夏,在宋国执政正卿华元的奔走调停之下,晋楚两国派出高规格的代表(晋国是上军将士燮,楚国是大夫公子罢和许偃)前往宋都商丘,在商丘西门外举行了正式的‘弭兵之会’(也即‘西门之会’)为结束,晋、楚两个诸侯霸主之间终于得以暂时休战。
而晋、楚两国的‘弭兵之会’,从晋景公和楚共王达成意向、准备召开会盟,到士燮和公子罢在宋都商丘正式举鼎会盟,这中间却拖拖拉拉地耽搁了一年多的时间呢?这是因为——就在这期间的周简王六年(前580年),晋厉公决定暂时和秦国也主动进行议和,以避免自己刚刚继位就耗费大量的、不必要的国力和军力上的损耗,让晋国先休整、恢复一下元气(以后再和楚、秦两大强敌继续争斗)。
所以,就在周简王六年(前580年)年初,晋厉公特意遣使赶赴秦国,向秦国国君秦桓公发出了‘休兵、会盟’的请求,并‘热情地’请秦桓公到两国边境上的令狐(山西临猗、此时属于晋国)会面,以便举行盟会。
秦桓公却信不过晋厉公的人品(连续几代的晋侯,都是狡诈多变性格,秦国为此也大吃苦头),认为如果自己贸然进入了晋国境内的话,难保不会重蹈之前郑成公、鲁成公被晋国扣押软禁的覆辙;因此,秦桓公决定不去令狐和晋厉公会面盟誓,而是指派秦国大夫史颗渡河,代替自己到令狐去拜见晋厉公,然后与晋厉公歃血会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avdd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