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0566章:新官场,新民风,新大宋,盛世可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三月十八,距琼林宴已有五日。

四百一十二名新科进士陆续从中书省领取官凭、官袍,然后开始赴任。

汴京城外,满是折柳送别的文人士子。

令赵祯、众相公和苏良甚感欣慰的是,新科进士们无一人退却。

朝廷自然不会亏待了他们。

对一些家境不是很好的新科进士家庭给予特殊补助,对一些所去之地甚是偏远穷困或需携妻携子去的给予额外关怀。

只要他们能在赴任之地发光发热,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此举,也意在让天下的士子书生们明白。

朝廷倡导的官场风气是什么,以及士子为官后的价值在哪里。

民间百姓对朝廷的此番举动甚是支持。

街头巷尾满是夸赞之声。

大宋这批最有学识、最懂得朝廷变革之道的年轻人,就应该冲在最前面。

他们初入仕途。

学的不应是媚上欺下,中饱私囊,假公济私,贪污敛财,而是如何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与此同时。

苏良上奏,请求为御史台增员。

监察御史由原来的四人增至八人,主簿、检法也各增四人,吏员更是要增加二十余人。

赵祯与中书众相公当即便应了下来。

目前,大宋变法总策在前,已证明其正确性。

能否不走样的贯彻执行,完全靠人治。

而人治需要监察。

唯有监察严苛,才能减少错漏,提前规避重大问题,让地方主官时刻保持清醒,有条不紊地完成诸多繁琐的细节。

此外,监察也能发现更多法令上的漏洞与不足。

毕竟,有些法令并不适合所有地方和所有人。

唯有不断灵活调整,在利国利民的前提下不断修正,才能使得落地效果达到最佳。

这就是台谏官的作用。

……

时间飞快,眨眼间到了五月初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avdd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