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go-->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
先祖的道理讲的真是好啊,每每想起这些书本上的圣言贤语,墨升都会感慨万千,心里也开始默默背诵: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虽然一开始道理不是全懂,但是师尊教导他,书不必全都读,理不必全都明,事不必全都对。很多人一辈子痛下苦功,读了数不尽的书,到头来学问长没长不知道,道理却大部分没理清,事做的更是糊涂的很。好心办了坏事的从来就不缺,更有一些书读的不少,名衔高到了博士,说得话办得事却连个“人”都算不上。所以人生在世,不必太过执着,我们虽是墨门,但学些道家的“无为之法”也未尝不可。
一开始听师尊讲这一段话的时候,墨升还是极为震撼的,毕竟自己是嫡传的墨门人,讲究的就是辩证唯物,严谨刻板,一就是一二便是二,黑白分明错对清晰。可不像那些儒生,孔子刚一死,儒门就开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同一个道德字眼,同一个人的态度,竟然来了个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些腐儒们也不直接否定道德礼制之法,而是从口诛笔伐的内容本身出发,他们仗着识了几个字便卖弄起字眼,把言辞犀利的儒门礼法变成顺乎道德的个人谋利。由于有缝隙可钻,有利可图,一人振臂,文人阶级一哄而起。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有了百义,千人便生出了千义。好好的儒学精华被这些不肖子孙,硬生生玩成了公孙龙的“白马非马”,逼得朝见天道的孔老夫子脸面无光,痛心疾首。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avdd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