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章 太原失陷(3)——河东兵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自武德元年(618年)五月,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称帝开始,从李唐建国之日起,唐王朝便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与挑战。比如,武德元年(618年)七月的“浅水原之战”,是李唐王朝遇到的第一次挑战;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的李密叛唐,是第二次挑战。而武德二年(619年)八月的太原失守,则是第三次危机。

本来,太原失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上自唐高祖李渊,下自唐朝的文武重臣,对于太原失守的事实,大都难以置信。太原是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是整个山西地区的核心,战略地位尤为重要。因此,唐高祖李渊对于太原的城防,非常重视,为的就是防止刘武周进攻太原。

按照李渊自己的说法,太原“强兵数万,食支十年”。在太原周边,唐廷又布置了数万精锐部队。并且,太原城中,囤积了可供食用十年的粮草。可以说,太原城用“固若金汤”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

所以,即使刘武周背后有突厥支持,兵强马壮,如果想要攻下太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惜的是,事与愿违。从刘武周进犯太原,到最后攻陷太原,前后仅仅不过五个月的时间,就让太原落入刘武周之手。在太原失守的过程中,唐朝方面接连失策,犯了一个又一个致命的军事失误,白白断送了大好形势。

其实,太原失守,最主要的直接责任人,不是驻守太原的齐王李元吉,也不是其他唐军将领,而是唐高祖李渊。在整个太原之战当中,李渊犯了两大失误,最终导致了太原城的失守。

第一,选将不当。

李渊明明知道太原的重要性,因此,对于镇守太原的主将人选,自然要格外慎重。不说这个人有多么能征善战,最起码也应该是老成持重。可是,唐高祖却偏偏选了色厉内荏,少不更事的李元吉,坐镇太原。作为父亲,高祖难道不清楚李元吉的秉性吗?他当然清楚。可是,尽管如此,李渊依然让李元吉坐镇太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avdd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