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go-->
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秉性,往往直接影响了其日后的人生轨迹。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历朝历代的开国元勋、忠臣良将,似乎都难得善终。白起、韩信、周亚夫、斛律光、岳飞、于谦、袁崇焕,都是血淋淋的例子。这些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文臣武将,基本上都难以逃脱“狡兔死,走狗烹”的周期律。
究其根源,一部分原因,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而清除威胁帝位与皇权的障碍。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性格使然。这些功臣勋将,或居功自傲、或耿介太过,亦或是不识时务。种种与皇权统治格格不入的性格,最终为他们招致杀身之祸。比如,清朝雍正年间的隆科多、年羹尧,就是极好的典型:
隆、年二人凭借权势,无复顾忌,罔作威福,即于覆灭,古圣所诫。(《清史稿》)
一样的道理,用在李密身上,也是非常恰当的。李密虎头蛇尾的人生结局,他最后悲惨的命运,与他本身的性格,密不可分。那么,李密的性格是什么样呢?自负、高傲、专断,而且不会能屈能伸。
必须承认,李密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他如果没有过人之处,也不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将瓦岗军发展成为中原地区的第一义军,拥有了足够与隋朝分庭抗礼的军事实力。甚至,李密曾经距离最高权力,仅有一步之遥。可以这样说,李密是那个时代的一个传奇,是隋末唐初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
然而,正是李密太有能力了,也导致了他性格上的短板。什么性格短板呢?有的时候过于自负,甚至有些盲目自信。这种自以为是的性格,最终让李密自食恶果。北邙山之战,李密不听劝告,一意孤行,贸然与王世充主力决战。结果,瓦岗军几乎全军覆没,李密的帝王之梦,一夜之间,全部化为泡影。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avdd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