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野望科技上市前,我和严妮的个人股份加起来有25%左右,野望集团占30%,我们个人股份加上集团公司的股份,我绝对控股野望科技。
2012年公司上市IPO融了140个亿,老股稀释了25%,我们的股份比例降到了19%左右,集团变成22.5%。
后来几年野望科技一共搞过三次增发,总共又稀释了30%左右,我和严妮的股份比例降到了13%左右,集团15.75%。
2014年底开始,为了改善生活(和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一样,呵呵),以及为筹建光启公司准备,我和严妮陆续抛了4%左右的股票,所以现在只剩下不到10%。
我们个人的股份加上集团的股份,也只有25%左右,不到三分之一了。
上市公司股东里面的机构股东的股票加起来有45%左右,散户加起来不足30%,其中包括了公司高管和核心员工的5%左右的股份。
这个股权结构有点微妙了。
机构股东支持我的时候,一切都很好办。
如果机构股东不支持我……
所以,郭芙蓉为我担心。
莫非,她已经听到了些什么风声?
有机会我要再详细问问她。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必须要加强和那些机构股东的沟通了。
需要摸一下他们的态度了:这几个月我不在国内,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是否有人已经在行动?
我一无所知。
这次回来,集团的这些高管,看到我好像有点陌生了……
这有点危险。
这意味着,我近期要呆在国内。
不光要补救和机构股东的关系,还要和公司的核心人员加强沟通,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才行!
“美国那边,光启公司怎么办?”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avdd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