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明朝时,东昌府城郊有户姓方的,主人方大田老实敦厚,妻子赵氏能说会道,有些小精明,夫妇俩有一子一女,女儿明慧已经出嫁,儿子方德十五岁,在城内布庄做学徒。
方大田是个车把式,整日外出奔波,赵氏做些针线活儿贴补家用,夫妻俩辛苦操持,虽无多少结余,但也能温饱。
这年秋上,方大田受药铺掌柜雇用,往济南府送货,返程进入茌平地界时,见一男子坐在路边,边揉腿边呻吟,看来是受了伤。
询问后得知,男子名叫杜秋,东昌府人,是个行脚商人,与方家离得还不远,这次是收债返家,不想骑得那匹驴子突然受惊,跑没了影儿,他被抛下驴背,腿受了伤。
大家是同乡,方大田心地也善良,就把杜秋扶上车,送回了家。
杜秋知恩图报,养好伤后登门感谢,他与方大田性情相投,随即成了朋友,经常走动。
杜秋有两子两女,只有小女儿翠云还未成婚,与方大田的儿子方德同岁,不久后,两家结了亲,方德十八岁这年,娶杜翠云过门。
翠云样貌平平,但贤惠善良,很懂礼数,过门后孝敬公婆、体贴丈夫,家务打理的井井有条,街坊邻居无不夸赞。
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方德成婚一年后,方大田突染疾病去世,赵氏悲痛丈夫之亡,随即病倒,家里没了顶梁柱,又添了个药罐子,方德那点儿工钱不足以维持,日子艰难起来。这天晚上,翠云对丈夫说:“相公,我爹爹和大哥都是货郎,一年下来也有不少进项,你不如辞了布庄差事,跟他们学做货郎,虽说辛苦一些,但日子有保障啊,咱娘的身体不好,需要长年调理,看病吃药都需要钱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avdd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