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庾亮 只有时间能医骄傲这种“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王导活了一辈子,在大多数时候都很从容。王敦叛乱,哪怕他和剩下的琅琊王家人差点被朝廷杀了祭旗,跪在晋元帝门口求情的时候,他也风仪不变。倒是在晚年庾亮得势时,他曾经用麈尾扇掩着鼻子,嫌弃地挡住庾亮车过带起的尘埃,对人说:“元规尘污人。”元规是庾亮的字。这话流传很广,让一向淡定的王导显得颇有几分怨毒。

这样的过节发生在庾亮和王导身上,其实很奇怪。文人相轻是中国人的传统,但是顶多是心里互不买账,脸上还是要客客气气过得去。像是司马光和王安石那样撕破了脸皮,各自为党,互相骂骂咧咧的只是少数极品。况且,庾亮和王导都是贵族子弟,年轻的时候在各大沙龙也曾抬头不见低头见。王导曾经说过,他和庾亮是年轻时候的发小——布衣之好。到了东晋渡江,实际上还是一条战线的:琅琊王司马睿成为晋元帝之前,王导建议的为组织朝廷准备的人才库“百六掾”中,庾亮是秘书长,大家一道为了和江南的士族搞好关系而尽心工作。

庾亮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也一直对王导不错:晋元帝晚年被王敦欺负得很惨,猛然醒悟皇帝要有个皇帝的样子,不能被权臣给架空了。可是自己半截身子已经入了土,只好教导儿子将来长大别被大臣欺负,尤其别被王家人给牵着鼻子走。于是针对王导提出的“能忍则忍,息事宁人”的治国策略,给当时还是太子的晋明帝送了一堆申不害、韩非子等法家人物的代表作。这些人都是全面主张严刑峻法,教导君主用铁腕手段驾驭臣子的。庾亮的妹妹是太子妃,庾亮和太子算是发小,关系不错。看到太子在读这些书,立刻警告他说,申不害、韩非这些人刻薄,有伤风化,不可以学这一套。言下之意,是力挺王导“无为而治”的黄老手段。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avdd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