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百三十四章 这盛世,如你所愿(大结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大吴辰丰二年开春,冰雪融化,东风解冻,大地复苏。

汴京城外柳色新青,青烟袅袅。正月初一,礼部鸣钟九响,百官朝贺,新年新气象,吴国朝廷册封了百官,开始推行新政。

吴国推行轻徭薄赋政策,苏宸不希望给底层百姓太大的徭役和赋税,于是颁布《新政十六条》。

在田赋方面,将天下田亩按肥瘠分九等,最下等每亩岁纳粮一斗,最上等亦不过三斗,较旧宋减三成;丁匠杂徭,岁不过二十日,老弱妇孺一概蠲免。诏书甫出,州县差吏连夜焚毁旧籍,百姓额手相庆,呼为“苏皇恩粮”。

吴国还设置许多通商口岸,加大对外贸易,比如鸿胪寺会同工部,于登州、明州、广州、泉州四港设立市舶提举司,建码头、货栈、税关。南洋胡椒、天竺象牙、波斯特品船船相继,皆以吴瓷、吴茶、吴绸、纺织品互易。又令辽国榷场三处互市,岁输战马三万匹,换江南茶叶二十万斤、青花瓷器十万件。如此发展下去,商税渐成为为国库第一财源。

此外,吴国推行百工并举,让工部下设“官窑总局”,统辖景德镇、越州、龙泉三大窑区,工匠三万,专烧龙凤纹青花瓷、影青刻花瓷,年出窑三百万件,除内销外,半供互市,拉动消费。

朝廷又建江宁药厂、苏州纺织厂,以及诸多水泥厂、盐场、烟草厂等,皆由朝廷控股,招募匠户、流民,日给工钱米二升,盐菜钱二十文。由于朝廷办厂,增加国家收入,这样不依赖百姓的土地税、人丁税,也能减轻耕农的负担。

教学方面,国子监扩为“太学”,州县设学校。普及《千字文》《九章算术》;《几何原本》《天工开物》等;还有工科学院则教冶铁、制瓷、火器。凡入学者,免徭役,优给纸墨。如此多处办理学校,不纯为做官、仕途,增加一些数理化工学科,打破士农工商的偏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avdd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