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进了小剧场的门,就是那个摆着满满当当茶桌木椅的露天观众席。虽然春色满园这个戏班子的装修布置远算不上奢华,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很有些古色古香的味道。
院落被画着泼墨山水的几面屏风隔断,将进门位置开辟出一块检票区域,进入之后便是摆放整齐的木质桌椅,每个茶桌上都放着一套青花瓷的茶具,以及配套的茶水和传统茶点,虽然这些都是免费提供的,但沏好的茶叶是陈年普洱,赠送的茶点是桃酥、杏仁酥之类的应季糕点,每一样都绝不是糊弄人的玩意。
露天观众席四角摆放着几盆文竹,翠绿色的竹叶为秋日萧条增添了些许生机盎然来,映衬着暗红色的织锦孔雀椅显得低调而精致。而正对着舞台的位置坐着一个年轻人,他手里夹了根烟,正半抱着手肘同戏班子的几位乐队成员说些什么。
不难看出,他就是今天特意找上门来的那位了。
“各位乐队老师都是行家,基本功就不需要我来多说了吧。”苏以漾笑了一声,咬着烟嘴歪过头,不紧不慢弹了弹烟灰,“乐队是京剧的灵魂,好的乐队不但伴奏演员唱腔,配合演员动作将曲牌紧紧把握,更重要的是,要把握这出戏的节奏变化。”
拉月琴的大叔名叫段鸣山,早年在国有剧院团就是拉月琴的乐师,和范陵初私交不错。剧院团解散后段鸣山转了行,却始终没有荒废技艺,把拉月琴当成了茶余饭后最大的爱好,没事就自己起个调子哼几句,过过戏瘾。
后来有次段鸣山和范陵初两个老哥俩一同喝酒,听说范陵初自掏腰包办了私人戏班,因为资金有限,人员凑不太齐,经营得也很吃力,正好段鸣山退休在家,便自告奋勇地捡起了老本行,来春色满园帮忙拉月琴,这一拉就是四五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avdd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