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白云苍狗,光阴飞逝,距先帝朱翊钧驾崩竟已过去十年之久。自泰昌元年到泰昌十年,大明朝在元辅靖国公高务实的主政下国势日盛,虽然持续遭受小冰河期的考验,但泱泱华夏多难兴邦,依然从“万历中兴”过渡到了如今的“泰昌盛世”。
如此十年,岂能不好好回顾一番呢?
泰昌元年(1604年),即朱翊钧驾崩的次年,高务实四十一岁(实岁,下文同),朱常灏六岁(实岁,下文同)。
政治上,高务实以“顾命首辅”身份总揽朝政,代行皇权,依照先帝遗诏,明确“太子未正冠前,国事一决于日新(高务实号)”。由是整理内阁及京官诸部院,罢黜心学派阁老沈一贯并其余党,以宋应昌、萧良有等实学派骨干入阁,形成新的决策核心。
朱常灏顺利登基后,王太后谨遵先帝遗命,要求小皇帝“以亚父事元辅”,自己则深居坤宁宫,仅在重大礼仪场合露面,为高务实的权力背书。
经济上,朝廷设立“安西榷税司”,对西域商路实际征收10%关税,所得用于安西军备及经济建设,首年征得白银二十余万两。
自陕西三边到安西总督辖区,朝廷大力推广京华“轮轴翻车”用于屯田,各地粮产增收平均高达两成以上,大为缓解长城内外军粮压力。
军事上,归化骑兵第一军额尔德木图部西征乌拉尔山,兵不血刃迫降秋明城,设“镇北堡”等要塞为前沿据点,依靠蒙古人在游牧部落中的威望收服沿途众多鞑靼部落,充分显示了高务实派其西征的正确性。
同年,京华南洋舰队首次抵达波斯湾,与萨法维王朝签订《阿巴斯港通商条约》,以瓷器、香料等物换取战马与其他战略物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favddd.com
(>人<;)